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
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特別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記敘文,記敘文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盡可能多樣的文體。優秀的記敘文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1
寬容,是一種豁達的心胸,是一種難得的美德,是一份醉人的禮物,是人格魅力光環中閃閃發光的一束。
張飛義釋嚴顏,換來了嚴顏的俯首聽命;曹操厚待張羽,換取了華容道上關羽的舍命相送;美國國父華盛頓主動原諒政敵佩恩的拳腳之仇,換來了佩恩對自己的狂熱崇拜。
這些寬容之舉,將仇恨化成了友情,將阻礙化成了依托,可見,寬容是多么偉大的轉變動力。
然而,寬容不等于放縱。
從小父母就對我很嚴格,每當我有一點不禮貌之舉,總會嚴厲地斥責一番。并且從小就培養我獨立的個性。記得有一次熱飯,我因貪玩而忘記此事,使鍋和飯都燒焦了。我原本以為肯定會受到媽媽嚴厲的批評。就在我忐忑不安之際,媽媽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以后記得要小心!”對于,媽媽的寬容,我萬分感動,在以后的生活中處處小心,并且盡量做到最好,同時也為自己的獨立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從小學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輕父母的負擔。假如沒有媽媽當日的寬容,那么現在的我會是怎么樣吶?
現在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這是一種不可行的管教方法。現在青少年的自尊心越來越強,有些甚至不容受一丁點委屈。父母與子女無形中建立了一道厚厚的隔膜之墻。
寬容,在生活中應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敬愛的家長們,請用寬容的心來融化掉與子女之間的那道墻吧!
地理學家侯仁之的一番講話中說過:寬容是一種風度,一種灑脫,一種成熟。大山不語,是因為它的寬容,才有和諧動人的自然風景;大海蔚然,是因為它的寬容,才有深邃博大的底蘊;谷穗低頭,是因為它的寬容,奉獻給人們沉甸甸的果實。萬事萬物,都是以它的寬容,在為世界創造奇跡,給生命賦予新的活力。這段話給了我很深刻的啟示。
正是因為從中讀出了它的內涵,從而改變了我對生活的態度,常懷著一種寬以待人的態度對待生活中出現的抱怨,指責,也總該泰然處之。
多一份寬容的胸襟,會促使事情向好的一面轉化,所謂“化干戈為玉帛”“宰相肚里能撐船”就是寬容的一種境界。
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寬容之心必有!
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2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爭,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喪命于敵人的刀劍之下。
命運將兩個地位懸殊的人推到一起:一個是年輕的指揮官,一個是年老的炊事員。
他們在奔逃中相遇,兩個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相同的路徑——沙漠。追兵止于沙漠的邊緣,因為他們不相信有人會從那活著出去。
“請帶上我吧,豐富的閱歷教會了我如何在沙漠中辨認方向,我會對你有用的。”老人哀求道。指揮官麻木地下了馬,他認為自己已經沒有了求生的資格,他望著老人花白的雙鬢,心里不禁一顫:由于我的無能,幾萬個鮮活的生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我有責任保護這最后一個士兵。他扶老人上了戰馬。
到處是金色的沙丘,在這茫茫的沙海中,沒有一個標志性的東西,使人很難辨認方向。“跟我走吧。”老人果敢地說。指揮官跟在他的后面。灼熱的陽光將沙子烤得如炙熱的煤炭一樣,喉嚨干得幾乎要冒煙。他們沒有水,也沒有食物。老人說:“把馬殺了吧?”年輕人怔了怔,唉,要想活著也只能如此。他取下腰間的軍刀……
“現在,馬沒了,就請你背我走吧?”年輕人又一怔,心想,你有手有腳,為什么要人背著走,這要求著實有點過分。但,一直以來,他都處在深深的自責之中,老人此時要在沙漠中逃生,也完全是因為他的不稱職。他此刻惟一的信念就是讓老人活下去,以彌補自己的罪過。他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前行,在大漠上留下了一串深陷且綿延的腳印。
一天,兩天……十天。茫茫的沙漠好像無邊無際,到處是灼燒的沙礫,滿眼是彎曲的線條。白天,年輕人是一匹任勞任怨的駱駝;晚上,他又成了最體貼周到的仆從。然而,老人的要求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過分。他會將兩人每天總共的食物吃掉一大半,會將每天定量的馬血喝掉好幾口。年輕人從沒有怨言,他只希望老人能活著走出沙漠。
他倆越來越虛弱,直到有一天,老人已經奄奄一息了。“你走吧,別管我了。”老人忿忿地說,“我不行了,還是你自己去逃生吧。”
“不,我已經沒有了生的勇氣,即使活著我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寬恕。”
一絲苦笑浮上了老人的面容,“說實話,這些天來難道你就沒有感到我在刁難、拖累你嗎?我真沒想到,你的心可以包容下這些不平等的待遇。”
“我想讓你活著,你讓我想起了我的父親。”年輕人痛苦地說。老人此刻解下了身上的一個布包,“拿去吧,里面有水,也有吃的,還有指南針,你朝東再走一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了,我們在這里的時間實在太長了……”老人閉上了眼睛。
“你醒醒,我不會丟下你的,我要背你出去。”老人勉強睜開眼睛:“唉,難道你真的認為沙漠這么漫無邊際嗎?其實,只要走三天,就可以出去,我只是帶你走了一個圓圈而已。我親眼看著我兩個兒子死在敵人的刀下,他們的血染紅了我眼前的世界,這全是因為你。
我曾想與你同歸于盡,一起耗死在這無邊的沙漠里,然而你卻用胸懷融化了我內心的仇恨,我已經被你的寬容大度所征服。只有能寬容別人的人才配受到他人的寬容。”老人永久地閉上眼睛。
指揮官震驚地直佇立在那兒,仿佛又經歷了一場戰爭,一場人生的戰斗。他得到了一位父親的寬容。此時他才明白,武力征服的只是人的軀體,只有愛和寬容才能贏得人心。
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3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法國偉大作家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它可以包容人間萬物,可以與人為善,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我真正明白這些卻是緣于一次偶然的機會。
那是星期一的早晨,我匆匆地洗涮飯盒。要知道,嬴得時間就能提前完成作業,有更多的時間看書。教室里一大堆作業在等著我趕去與它們“約會”呢。可今天不知怎么了,洗碗槽的人比平時里不知多了多少倍。難道布置作業都是全校統一的嗎?我開始煩躁起來,整個人成了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
終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份焦急,我找起了空子,準備往里鉆。過五關斬六將,歷經千辛萬苦,我總算擠到洗碗槽邊,心中長吁一口氣。顧不上得意,為了擺脫那擠作一團粥的人群,我開始洗涮。三下五除二,大功告成!
剛轉身卻被一股力量用力地推,身體往右一歪,整個人摔進前面的污水中,衣服全濕了,臉上也被濺滿了臟兮兮的水,且右手有一般鉆心的痛。怒火沖上頭頂,我立馬回頭尋找那可惡的“肇事者”,原來是一個初一的小妹妹。
我狠狠地瞪著她,真想把她大罵一頓。也許是我樣子太嚇人了吧,那個小妹妹竟有些不知所措了,兩只手緊緊抱住飯盒,怯怯地瞅著我。結結巴巴地說:“對……對不起,我……我……我不是故意的……”眼里竟泛起了點點淚花,亮晶晶的。
電擊一般,我從這淚光里看到了自己。
記得剛入學時,也是在洗碗槽旁,我撞倒了一個初三年級的大姐姐。大姐姐那身漂亮的衣服被污泥染成了大花臉,膝蓋也擦出了血。我嚇壞了,一時間連句對不起也忘了說。只是愣愣地站著……
沒想到大姐姐爬起來,并不在意自己的衣服和腳上的傷,而是問我有沒有磕痛。當聽到我說沒事后,她竟燦爛地笑了。那一刻,我是多么感激她,甚至覺得能生活在這個學校是多么幸福啊!
可是現在的我卻……我慚愧極了。不自覺地眨了眨眼,讓笑容綻放在臉上。“沒關系的,小同學。”我脫口而出。小妹妹詫異地望著我,嘴巴張得大大的,似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卻讓我懂得:厚德載物,雅量寬人,寬容處事,人生就會更精彩。
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4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
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生活需要寬容記敘文5
九月的上海早晨,秋高氣爽,一輪紅日正從高聳林立的大樓之間冉冉升起。我背著書包一邊哼著小調兒走在我家小區的小道上,一邊嗅著路邊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前段時間,小區的樓房都已經被粉刷一新,地上的草坪也被綠化工人修剪得平平整整。
小區的公共活動場所,一群老人們正在一邊鍛煉身體,一邊絮叨著家常,有的在溜狗,有的在逗鳥……小道上還有匆忙趕著上班的大人們,一派祥和美好的清晨景象。
當我拐過一棟樓時,突然看到幾個人正圍著幾輛車大聲嚷嚷著。我走進一看,只見一位戴著墨鏡的青年正指著一輛紅色小轎車罵罵咧咧,還不時地踢打著小紅車,一旁的保安站在那里卻不知所措。
我聽了旁邊幾個大人的議論才知道原因,原來這戴墨鏡青年昨晚把自己的面包車停在別人的車位上,而那個車位正是這個小紅車的,因此小紅車晚上回來沒有車位,就只能把車停在這個青年的面包車頭前。而面包車現在停的方位一邊是花壇,一邊停放著一輛銀灰色轎車,車后又是一面圍墻。因此今早這個青年要想開車出去,就必須得讓停在車前的紅車讓開。
聽保安說,這青年也不對,不應把自己的車停在別人車位上,讓人家沒處停車,他又和青年一起去叫樓上的小紅車車主,他們在樓下又是大喊又是按門鈴,這紅車車主就是不下樓,于是就這么僵持著。
正在這時,一位穿黑色T恤衫的中年人匆忙來到這里,二話沒說,一骨碌鉆進旁邊的銀灰色車里,他發動車子慢慢把車倒出來,然后從車窗內伸出頭,平靜地對青年說:“你可以把車開出來了。”這個余怒未消的青年鉆進了自己的面包車,終于繞開前面的紅車,把車開出來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剛把車開出后,又向后倒車,碰了紅車一下,當他正準備再一次撞擊時,旁邊的人怕事情鬧大,紛紛過來阻止。那個銀灰色車主也勸他:“大家都是同一個小區的居民嘛,不要這樣!
你看,不是我的事,我不是也把我的車讓開,讓你的車開出來嗎?大家要相互諒解呀!”小青年聽了中年人的話后,似有悔意。于是他慢慢平靜下來,想了想就把車開走了。
我想,那位中年人真是好樣的,他化解了一場矛盾,因為他懂得寬容和諒解;我猜想,那位紅車車主心里也是不好受的,他雖然遲遲不下樓,但他一定聽到樓下的怒罵聲,他本是想報復一下那位亂停車的小青年,所以才把車擋在面包車前;那位青年人通過今早發生的事,我想,他一定也很慚愧,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沖動。
其實,只要我們寬容身邊的每一個人,時刻為他人著想,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責備,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生活也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