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情感作文匯總7篇
學生情感作文匯總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情感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生情感作文 篇1
我曾經與動物結下了很深的情誼,我的動物是一只小白兔,是一只灰白相間的,可愛的小兔子。
當媽媽一從古玩市場后,我就迫不急待地打開籠子把他放了出來,它呢,也很興奮,在家里跳來跳去。許久,它抬起頭來,用它那紅寶石般的眼睛看著我,我輕輕的抱起她,想一塊玻璃似的,怕它摔壞了。
這只小兔子在我們吃飯是異常活躍:一會兒玩我的鍵子,一會去啃啃他的胡蘿卜,再呢?就是到我的褲腳旁拉我的褲子,讓我和他聊聊天、玩玩游戲。看!多頑皮啊!
半年很快就過去了,那只小白兔也長得很肥了,于是,我便給她定了一個瘦身計劃:每天早晨和我一起床,和我一起去小區跑兩圈再回家吃飯。一開始它還不同意,當我給它一根胡蘿卜時,突然笑了,同意了。看!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小兔子啊!
過了幾年,我要去新家了,我懇求媽媽把我的小兔子也帶上,但媽媽不同意,她說:“都要讀五年級了,這個東西帶去會影響學習的,而且它越來越肥,把地弄臟了怎么辦,又要我拖,多麻煩啊!你再說我就把它扔了。”我知道媽媽是一個敢做敢當的人,我害怕她真把小兔子扔了,所以也沒再說什么,只是默默的摸著它的毛,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一上午它都這么安靜,也許是我要走了吧。
第二天早上,我要走了,它跑過來送我,我抱起它,輕輕給它撓癢。上車了,我的眼淚居然下來了,它的眼里好像也有淚水。
大概過了一兩個月,奶奶告訴我:小兔子死了,我讓奶奶把它埋在了最茂盛的樹下,并告訴它:夏天不用怕熱,有大樹,不用怕。
學生情感作文 篇2
不要以為只有人才會懂得愛,動物也懂得愛,它們也會為了其它動物無私奉獻,也會互相團結、互助。
那是一個非常炎熱的早晨,我坐在樹蔭底下乘涼。柔和的陽光透過樹縫照在我身上,斑斑駁駁,像無數只雙手撫摸著我,使我感到非常寫意,不一會兒,我便拄著手睡著了……
這時,一聲狗叫聲驚醒了熟睡的我,我連忙睜開眼看見對面的路邊,一只黃色的野狗,它的肚子癟癟的,雙眼直放光地盯著不遠處。我尋著它的目光向遠處看,只見一只幼小的麻雀呆呆地蹲在樹底下的草叢里,無可奈何地拍打著那一對嬌小的翅膀,它的嘴角鮮艷嫩黃,頭上長著絨毛,一對圓溜溜的雙眼亮閃閃的,顯然是一只剛出生不久就從巢上掉下來的,讓人覺得十分可憐。
那只野狗慢慢地靠近小麻雀,腳步非常輕,小麻雀絲毫沒有察覺到,當小麻雀發現野狗時,它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露出鋒利的牙齒,要吞食這只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了,小麻雀眼神變得驚慌,這時,一只老麻雀從空中飛了下來,好像一塊石頭似的撲落在狗的面前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用盡全身的力量,絕望地尖叫著,一對圓溜溜的眼睛里流露出乞求的目光。雖然對麻雀來說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呀!它自已又是多么渺小無比呀!這鮮明的對比競沒有使老麻雀害怕,老麻省不顧自已的生命,為了救子愿意付出一切代價,這舍已為人的精神讓我感動不已。
就當野狗即將撲向兩只麻雀時,一群麻雀飛過來,用尖嘴啄野狗的頭,用翅膀扇野狗的臉,用上了一切苦刑,終于野狗落荒而逃,兩只麻雀得救了!我在心中暗暗歡呼!麻雀一圈圈圍住這一對幸運的麻雀母子,好像在舉辦盛典,慶賀它們打敗了野狗,救了兩條麻雀的生命。
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沒想到動物的愛,也能超越一切困難。
學生情感作文 篇3
珠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高884443米,有人說:“世界上根本沒有比它再高的東西。”我不肯相信,因為我知道,有一種高于珠峰的愛,叫做母愛!
在一次珠峰攀爬中,一對母女與大隊人馬走散了,霎時間,恐懼籠罩了整個雪山,更加籠罩了這對母女的心靈。這時,忽然起霧了,這對于現在的情況無疑是雪上加霜……慌亂中,母女二人竟發現了一個山洞。于是,她們將帳篷搭在了山洞內。
很快,兩天過去了,在饑餓面前,女兒受不了了,躺在睡袋中睡著了……
當她醒來時,媽媽竟拿著一快鮮血淋淋的肉,笑著對她說:“孩子,這是魚肉,我剛才看見有一只禿鷹夾著肉飛過,我就拿石頭砸了下來。”女兒想:哪只鳥能飛這么高?但是,饑餓使她沒有了一點懷疑。
吃了肉,女兒的體力又恢復了,而媽媽的臉色卻越發蒼白。
又過了兩天,直升飛機救援隊來了,但是母女二人都身著銀灰色羽絨服,實在無法尋找到一絲線索。就當救援人員準備放棄時,他們發現,在地上有一個鮮紅的SOS字樣,于是馬上降落。在SOS字樣旁有一個暈倒了的女孩,還有一個中年婦女已經死了,鮮血還在從婦女的動脈源源不斷地流出……
多年來看慣了生生死死的救援人員……落淚了……淚在瞬間凝成了冰珠……映照了那個母親如冰般晶瑩的心……
當女兒醒來時,早已躺在了病床上溫暖的被窩中,當她知道她是如何才能被救時,她如瘋了一般撲到母親的遺體旁,當她看到母親那缺了一大塊肉的腿,她呆住了……淚如雨下……心如刀絞……她竟然吃掉了生養她的母親的肉……但瞬間,她笑了,她懂了,為了母親的忍痛割肉,為了母親的無私奉獻,她要活,好好的活,開心的活……淚,又從那帶有上揚弧度的嘴角劃下了……
我相信母愛高于珠峰,讀了這個故事,我想你也會相信——母愛勝天高!
高于珠峰的愛,叫做母愛!!!
學生情感作文 篇4
我曾不被一切感動,因為有太多的往事讓我不堪回首,曾經所經歷的日子,讓我孤獨寂寥,甚至懷疑自己麻木的靈魂無法拯救。那些日子,總是無言傻站在鳥兒不再飛翔的夜空下,看星星的冷眼,看流星優美地隕落。外面的世界跟我無關,我己為絕緣體了,充其量也只能算半導體。
自從有了你,有了能理解曲折心思的你,猛然發覺,心靈深處的呼喚是風、是潮——擋也擋不住。盡管我不是一個善于燃燒的人,我還是禁不住不理會你遞過來的充滿語言的眼神。我知道,在這個世界里,許多人曖昧的心跳比我快,那些人所以把那種感覺人們稱之為激情,我小心翼翼閉上眼,稱之為幸福。
于是,我重過濾一下我的思想,重新檢討過去,展望未來。原來不歷經風雨終是不能見彩虹的。那過去的崢嶸歲月,現在回想起來既溫馨又潮濕,心底的那斬不斷的情結,總在夢寐中縈繞,當感情的歷程尋找回家路徑的時候,那強大的決心勢不可擋。感情的歷程歷經了坎坷,那頑固的種子扎根于心之土壤已經發芽,終必長成大樹。
在沒有星星的夜晚,我便沉思人生其意義。在挫折中走過青春;在平凡中苦度歲月;在苦難中磨礪睿智,原來是如此值得。人生的快樂、事業、意義都在那場永無止境的跋涉中次第燦爛。
潮漲潮落的世界,人生不可能沒有點憂傷;飄飄蕩蕩的人間,不可能沒有幾句歌唱。心站在夜里,不要老是埋怨黑暗,心來到太陽底下,不要對腳下的陰影視而不見。昨天還是一路凱歌,今夜卻又走進風雨。承受一回回痛苦吧,幸福就在你經過的每一個路口等候。
我喜歡“奮發圖強”這個詞,因為他能使人獲得新生。但不愛“勵精圖治”這詞,他含矯情的成分太重,離不開花哨的味道,是花瓶,是擺設,有皇帝的新裝般的故弄懸殊。樸樸實實才是真!
我相信奮斗,相信努力。我愛“開辟”這個詞,不是“開拓”。因為我正在努力做一個征服自己的人。
笑看秋月春風的這么些年來,走過了哭泣的年齡,也學會了堅強。曾經只是胡亂翻閱過生活,現在一邊重新閱讀,一邊在泥濘的道路上踏踏實實地印出自己的履痕。曾經那些酸甜苦樂,如今發現是生命之歌的音符,是那些音符把生命的傳承定格于永恒。
學生情感作文 篇5
【摘 要】分析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原因,提出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三條途徑。
【關鍵詞】作文教學 情感 運用
情感培養在作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能調整好學生的情感狀態,往往能大大改善作文教學效果。情感是教育的靈魂,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學的藝術更多的不在于知識的傳授,而在于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然地寫作。以“情”馭文,以“情”蓄勢,以“情”雕文,最終達到文情并茂。
一、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原因
(一)感情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現在很多學生怕寫作文,原因是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是封閉式的,作文內容與生活脫節,重課內輕課外,加上許多教師不讓學生的情感自由馳騁,逼他們寫千篇一律的應試作文。教師逼作,學生憋寫,學生主觀上沒有作文的積極情感,作文就會成為折磨人的苦差役,學生則會消極應付,生編硬造。這樣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文以傳情,文以載道。文章是一個人對社會、對生活、對自然的情感體驗或者理性認知。要寫好文章,情感是基礎。蘇轍說過: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此“氣”,就是醞釀在心的情感和理趣。清朝王夫之也說:落筆之先,意匠之始,有不可知者存焉。就是說,文章沒有技巧,而要靠個人內心的意趣。世上真能寫文章的人,都是有了長期的情感積蓄,促使其非說非寫不可,一旦為某種契機觸發了情感,就產生了強烈的寫作欲望,并滿懷情感地進行寫作,不能自止。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中,作文材料的貧乏單一,臉譜化、公式化、情感的蒼白和空白化,一直是困擾作文教學的一個歷史沉疴。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該把引導學生思想積淀、情感體驗作為作文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如何把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感悟表達出來,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想說的、要說的、非說不可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將假話、空話、套話拒之門外。引導學生如何去感悟人情、人性、感悟做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培養學生的同情心、善良、孝心、正義感,正確的美丑、善惡、是非觀。
筆者有一次給學生布置主題為“我的好朋友”的作文,一開始,筆者從確定中心、選擇材料、使用語言等方面做了詳細的指導,但到落筆時,學生仍然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交作文者寥寥;后來,筆者順應學生的心理,要求把好朋友在學校中的表現向他們的家長匯報。學生都覺得這樣的作文有意思,激發了向家長匯報的激情。這樣一來,學生都覺得有許多要說的話,產生“情動而辭發”的效果,寫出來的文章言之有物,情真意切。
(二)感情對寫作活動起到催化作用
有情才有文,情動而辭發。著名作家巴金說他自己“不是為了當作家才寫小說,是過去的生活逼著我拿起筆來”,情感是寫作的原動力。所謂“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在寫作活動中,情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優秀的作品莫不是“郁于中而泄于外”,“為情而造文”,為情感促動而寫成。作文,應該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我手寫我心,將自己的所看、所感、所說、所做、所想表達出來。情感是作文的催化劑,它影響著人的認知,激發推動著人的認識活動向縱深發展,豐富了人的認識內容。帶著情感去認識事物,就能使被認識的事物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化無情為有情,化無生命為有生命。如果沒有思想和情感做基礎,在描述事物時缺乏人的情感,對所寫的景物沒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深刻情感體驗,作文就會平淡、枯燥、無味,那作文教學只能是空中樓閣、無緣之木。()而只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能夠觀察、活躍思維及大膽想象,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學生作文,才有成功感和創造欲,精神就振奮,就心靈手巧,面對作文題目,就能自覺地集中注意,精心思考,敞開心扉,尋找材料,挖掘儲備,選擇那些恨得要死或愛得要命的人、事、景、物來寫,有時甚至可以達到酣暢淋漓、飛流直下的境地。一位教師曾布置學生寫以“幸福”為主題的文章,有個男生非常喜歡足球,就選擇了我國足球隊在出線的一剎那來寫,那時刻他感到無比幸福。全文一氣呵成,感情充沛真摯,言之達意,條理清晰,不失為一篇好文章。由此可見,學生寫作情緒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的途徑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的作文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是十分必要的。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造力的源泉。那么怎樣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呢?途徑有三:
(一)立足生活,引進活水
生活之水永遠是鮮活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的思想、觀點、情感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實生活。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生活既體驗”,這是學生帶著他自己的思想、心靈和生命經驗對自我、對生活、對自然、對世界的叩問和發現,而不是在教師指導、規定或暗示下的所謂“觀察生活”。《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沒有這種真切體驗,作為一切作文精神底色的真情實感就無從談起。作文是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基礎、思想感情、閱讀水平、智力技能的綜合反映。學生的思想經歷、人生經歷、生活空間都非常有限,如果不從多個層面去開拓學生的視野空間,就硬逼著他們去寫許多話題,這也許會扭曲學生的心靈,不符合實際,甚至會出現假話、空話、套話、大話等現象,學生作文水平不會真正提高。他們參加實際活動,就有東西可寫,寫出的文章就有特色。指導學生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材料去作文,抓住最感興趣的某項活動場面及人物在活動中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留心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這樣,學生在有了切身體會的基礎上,頭腦中儲備的表象豐富了,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開拓學生的視野,方式和途徑有很多,比如報紙、雜志、政治、自然、社會、影視、新聞節目、小小說、讀者、故事會等,也可以是引導學生的視野去觸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真誠與虛偽的人性體驗,心與心的碰撞,做人的道理;也可以是帶領學生走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花草蟲魚,走進集貿市場,看商販巧舌如簧地推銷產品,看不同人的菜籃子;欣賞歌曲,感悟意境;留心身邊的熱點、大事等。總之,即是要把學生的視野伸向不同的時空、不同的層面,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廣闊的認識天地,讓他們真切地感受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領悟美的情趣,觸發作文情感,寫作才有話可說,情趣才能有所依附,立意才能深遠,才能敞開心扉,表現出不可遏止的創作欲。
(二)激發興趣,以情激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指導學生作文的關鍵就是要激發興趣,觸發情感,“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興趣是一種內在力量,它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向著認定的目標前進。如果學生能從厭惡作文轉變為喜歡作文,那作文教學任務就完成一大半了。教師一旦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情,就會自覺地寫,刻苦地練,寫作時才會文思敏捷,一氣呵成,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以情生情的方法,創設情感氛圍,激發興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我要寫”的欲望。一位教師在布置作文《我的父親》之前,先讓學生展開討論,自由說說自己的父親。學生身處其中漸漸進入由討論造成的.氣氛中,對父親的記憶和情感也積聚到心頭,成為不可不說的話語,情緒高漲,情動而辭發,產生“我要寫”的欲望。另外,在討論中,學生會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一方面激發了寫作的靈感,另一方面使得情感的積累更多更深刻。正如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所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作文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
(三)創設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
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作文課上,教師滔滔不絕地講,下面學生懨懨欲睡,等到動筆時,學生還是不懂怎樣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惘然,無從下筆。這樣的作文指導是徒勞的,沒有感情的作文指導是蒼白無力的。當教師傳遞出的是冷漠鄙視的情感時,學生會拒絕接受他傳遞的知識;當教師表現出關愛、信任的態度時,學生會欣然接受并努力記住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情感的融洽為作文提供輕松愉快的環境,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師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學生就愿意將自己的真實想法通過作文向教師表露,教師也應真誠地給予回應。教師指導作文必須做到耐心、熱情、細致、周到,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在評改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對立意新、選材精、結構完整、構思巧妙、情感真實等加以肯定,從而達到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青少年學生自尊心很強,喜歡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師的首肯,鼓勵適當,能使他們增強信心,提高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文時,要注意發現每個學生習作中的點滴優點,特別是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抓住他們的“閃光點”,給予鼓勵,這將會大大增強學生作文的興趣與進取心。對學生作文中的不足之處,教師不應回避,而應實事求是地指出,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言語中肯,態度和藹。既要讓學生認識到習作中的不足,又要保護好他們寫作的積極性,避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閃耀著情感的光彩,教師的情感是聯結作者和學生感情的紐帶和橋梁,只有具有豐富情感的教師,自己胸中燃起一團火,才能點燃全班學生那一片火,才能產生一種感染力、輻射力,拓寬學生的情感體驗渠道,挖掘深藏于心的寫作資源,才會催生文情并茂的佳作,作文教學也因情感的滲透和誘發而獲得不朽的生命。
【參考文獻】
[1]白金聲。怎樣當老師 怎樣教語文——語文教學長短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xx
[2]孫春城。給語文教師的101條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學生情感作文 篇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六年的光陰就要過去了,我們就要畢業了。即將離開母校,即將離開老師,即將離開同學,心中有太多太多的不舍,太多太多的惜別。
難忘六年級那次野炊。同學們分成四組,背著三腳架、鐵鍋,手拉手地去郊外野炊。我們在林中撿柴,生火,取水,炒菜,煮飯,不到午飯時間飯菜就上“桌”了。我們邀請老師一起進餐,大家席地而坐,圍成一圈吃著、說著,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快樂地享受著勞動的收獲。那黃瓜炒火腿腸無比鮮美,那玉米粒炒香腸也格外好吃,那素炒豌豆尖綠油油,那烤鴨叫人直流口水……“酒足飯飽”后,大家還意猶未盡,于是紛紛拿起紙杯,再次倒上飲料,一起說著“干杯”,天空上到處回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小學生作文 )這時,老師悄悄地給我們拍了幾張照片,留下了我們歡樂的記憶。
難忘那情誼綿綿的師生之情。年輕漂亮的車老師,上課新穎有趣,課后陪我們踢球跳繩。學期結束時,是您自己掏錢買來一大袋五彩斑斕的棒棒糖,您一邊發糖,一邊安慰沒考好的同學,鼓勵有進步的同學,同學們蜂擁而至圍在您身邊不愿離開。難忘盡職盡責的文老師,患有高血壓,仍帶病堅持給我們上課;難忘善解人意的曾老師,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你們就如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我們這些小禾苗。讓我們明白了陽光是怎樣照亮人生的,園丁是怎樣照顧花朵的,春風是怎樣染綠世界……
記得那次歌詠比賽,奪冠的我們在教室里歡呼、吶喊;記得那次拔河比賽,我不慎受傷,可是老天仿佛也被我們感動了,經過我們的奮力拼搏,我們再一次勝利;記得那次的文化節,由于我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輸了,在教室里,我們默默地哭了……
更加忘不了的是:在這個溫暖的集體里我與親愛的同學并肩走過了六年,在這六年中,我們一起笑過、哭過、努力過。六年中我們一起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一起在運動場上奮力拼搏,一起在合唱比賽中放歌,一起在美麗的校園嬉戲。在朝夕相處中,我們一道成長,一起收獲了珍貴的友誼……
我的小學生活啊,怎一句“難忘”了得。
學生情感作文 篇7
今天下午,老師測我們跳繩,我和劉思宇帶人跳了68個,還有人跳了90多下呢,練習完小朋友都走了,舅舅還沒接我,最后我用王老師的手機給媽媽打電話,讓舅舅來接我。
媽媽問我是不是犯錯誤被老師留下,我沒聽清就說:“嗯”過了一會兒媽媽著急的給老師打電話,準備讓老師狠狠的批評我,可是媽媽誤會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