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采風活動之瘦西湖-739字作文
揚州是一座堪稱經典的城市,也是一座歷盡劫難的城市。她在歷史上一次次毀于兵燹,又一次次如浴火的鳳凰,涅槃而重生。。
3月29日,我們湖州晚報金色年華編輯部,揚州日報,南京日報等報社組織我們小記者去揚州參加千名小記者采風活動,我心想:這次一定要好好去看看揚州的風光。早上九點,經過三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終于到達了美麗的揚州。一想到“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個千古名句,我就迫不及待的下了車。在這次采風活動中,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是瘦西湖了。
瘦西湖它位于揚州市北郊,現有游覽區面積100公頃左右,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瘦西湖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一路上,梅花在路旁屹立,幾只花蝴蝶在空中飛舞,在花中嬉戲。疑,那不是五亭橋嗎?原來是五亭橋出現在了我們面前。我們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我想只有五亭橋才能是少女身上那條華美的腰帶。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志,也是揚州城的象征。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兩百多年的歷史。五亭橋上建有極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風亭,挺拔秀麗的風亭就象五朵冉冉出水的蓮花。亭上有寶頂,亭內繪有天花,亭外掛著風鈴。
五亭橋的橋墩由12大塊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橋基。清秀的橋身和沉雄的橋基,兩者為什么能配置得如此和諧呢?答案就在橋洞。五亭橋的橋身由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卷洞組成??侦`的拱頂卷洞配上敦實的橋基,橋基在直線配上橋洞的曲線,加上自然流暢的比例,就取得了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
難怪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蘆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這次揚州采風活動讓我們大大增長了見識,真希望你也有機會來游玩揚州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