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變遷-677字作文
在一個明媚陽光、空氣清新的早上,爸爸開車帶我回洪澤看爺爺奶奶。我邊聽著優美動聽的音樂,邊欣賞著窗外邊美麗的風景,開心極了,因為從現在起,再也不用去擠車了。從我記事起,就常常跟著爸爸媽媽隔三差五地去洪澤看爺爺奶奶,因為要乘公共汽車,各種各樣的路也就見多了。的泥路、石子路、水泥路……最讓我難忘的是那條從爺爺家通向鄉鎮的道路。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那條路是一條坑坑洼洼的小道。每當下雨天經過時,總是濺得人滿身是泥巴。
爸爸每次回家,常被奶奶說就像是剛從地里拔出來的蘿卜。爸爸上初中時,那條路鋪上了水泥。雖然不太寬,可著實讓村民們興奮了好一陣子。因為出門時再不用靠雙腳走路了。爺爺花了100多元買回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那是我們全家第一輛自行車,可比現在的小汽車還珍貴呢!自行車清脆的鈴聲曾自豪地灑滿了水泥路。不知什么時候起,這條窄窄的水泥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于是又加寬到了一些。那時候,爸爸也有了自己的鳳凰牌自行車,每天騎著去上學。隨著時代的發展,一條寬大的、鋪著瓜米石的馬路取代了水泥路,路兩旁栽滿了水杉。“公路修到家門口了,汽車可以直接開進家門了。”這是當時村民議論最多話題。雖然那時還沒有汽車開進來,可憧憬卻變得如此美好。那時,已經工作的爸爸回家后就喜歡走在這鋪滿瓜米石的鄉村路上,享受那份靜謐與美好。因為拓寬了公路,有的村民已經開始購置第二代——摩托車。
偶爾駛過一輛。一路揚起的灰塵似乎在高唱“農民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不久,瓜米石公路變成了柏油馬路,由現兩車道變成了六車道。路上更加熱鬧了,從早到晚車來人往,好不風光。自行車的鈴聲,摩托車的吼叫聲,小汽車的喇叭聲,譜成一首氣勢恢宏的交響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巨變:路在變,人在變,所有的一切都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