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全國一卷優(yōu)秀作文10篇,2023考生必看!
全國Ⅰ卷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nèi)”,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綿延至今。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xiàn)象。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面向本校(統(tǒng)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點滴勞動,共筑盛世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點滴勞動,共筑盛世”。勞動,是全人類共同遵循的準則,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到如今輝煌的現(xiàn)代文明,是勞動推動歷史車輪前進。勞動,也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細作創(chuàng)造了綿亙不絕的文明古國奇跡,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chuàng)作了不可勝數(shù)的精神財富,“耕讀傳家”的傳統(tǒng)綿延了千載,“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祖訓縈繞耳畔,勞動已是中國人血液中流淌著的基因。節(jié)物風光不相待,桑田滄海須臾改。四十年改革開放,無數(shù)國人點滴勞動匯聚成時代洪流,使中國國力顯著提升。農(nóng)民勞動讓我們端緊飯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樓大廈的每一塊磚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國重器頻頻驚艷世界!沒有勞動絕不會有今日舉世矚目的成就。
反觀周圍,不理解不愿意勞動的現(xiàn)象令人憂心忡忡。
學習忙,勞動占時間?同學們,人的發(fā)展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過程,缺一不可,學習固然重要,但勞動也不可或缺。在勞動中我們鍛煉意志,增強體魄,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也有助于我們的學習,豐富課余生活,兩者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素質(zhì)得以提高。將勞動交給人工智能?誠然,科技進步能夠解放我們的雙手,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能夠整日無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許多無法完成的任務,體現(xiàn)人類智慧的腦力勞動依然重要,那些流傳百世的文學經(jīng)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陽春白雪是機器人永難創(chuàng)造的財富。“用進廢退”,假如人人都不勞動,人類的機能難免逐步退化,未來的世界難以想象。勞動苦,花錢請人干?的確,勞動難免辛苦,可也是我們發(fā)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勞動成果取得時的快樂也是花錢買不了的啊!
凡此種種,都是忽視了勞動對國家進步,個人發(fā)展的作用,都是貪圖享受的錯誤思想,于人于國,害莫大焉!在此我誠摯希望大家能夠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勞動不需要轟轟烈烈,日常生活中我們打掃干凈環(huán)境共建美麗校園是勞動,參與社會實踐去孤兒院看望孩子,在家里做些家務活,甚至是撿起地上的紙片,都是勞動。讓我們共同營造尊重勞動參與勞動的風氣!
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勤勞雙手共筑盛世,讓復興中學肩挑復興大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點評】
該考生開篇即緊扣演講主題,對勞動的意義作了深入思考,認為勞動已是國人血液中的基因,正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無數(shù)國人之點滴勞動匯聚成的時代洪流筑就了今日之盛世。緊接著筆鋒一轉(zhuǎn),直指不理解和不愿意勞動的三種現(xiàn)象,對材料中的“勞動占時間”“勞動交給人工智能”“花錢請人勞動”三種說法逐一駁斥,明確勞動是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結(jié)尾部分先向同學提出“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的希望,然后結(jié)合“從我做起”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勞動建議,倡議同學們從力所能及的勞動做起,共同營造尊重勞動參與勞動的風氣。最后巧妙地結(jié)合了“復興”一詞回扣標題,發(fā)出號召:“用勤勞雙手共筑盛世,讓復興中學肩挑復興大任”。
全文先立論后駁論,再順勢提出希望與建議,思路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考生結(jié)合材料很好地完成了各項寫作要求,行文能句句扣住“勞動”展開,主題突出。其語言質(zhì)樸,演講對象明確,針對性、感染力與號召力很強,演講稿的要素齊全、文體特征突出,實乃考場不可多得之佳作。
逐勞動之光 揚時代之帆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熱愛勞動自古便為中華兒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這片遼闊的神州大地上,人們一直是在用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與幸福。這是無可爭議的,然而在我們的校園里隨著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種種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勞動的聲音如沙塵般揚起,遮蔽了青年人追逐夢想的視線。今天,就讓我領大家一起去探討吧——探勞動之真理,逐勞動之光,揚時代之帆!
勞動恰如時代洪流中的一葉小舟,載著青年人逆波而上到達理想彼岸。“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這是范成大筆下的勞動圖景;“夙興夜寐,灑掃庭內(nèi)”,這是綿延至今的熱愛勞動的傳統(tǒng)。我們流傳至今的詩詞歌賦,總有勞動的旋律回響其中。改革開放的巨幅畫卷中更是少不了勞動者的身影,是辛勤地勞動讓他們閃耀出時代光芒,照亮個人理想與國家夢想的遠方。貴州遵義的黃大發(fā)身體力行,用艱辛勞動開鑿出天渠,為百姓創(chuàng)造福祉;工程師林鳴十年筑海,用創(chuàng)新勞動聯(lián)通港珠澳,奏響夢想華章。人們紛紛為這些深悟勞動、熱愛勞動的身影點贊,又將目光投向下一代青年人。“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且看鋼鐵工匠在火花激蕩中燃燒夢想,挑山工在陡峭天梯上攀登高峰,無數(shù)個體的刻苦勞動,匯成江河,才有國勢滔滔。吾輩青年,怎甘落后?只管秉承勞動之光,奮力前行,書寫我輩風流!
時代賦予勞動以新意,鼓舞青年人用勞動開創(chuàng)未來、成就強國之夢。或許有同學認為,學生勞動是浪費學習時間、浪費體力,分明多此一舉,大可假借他人抑或人工智能之手取而代之。錯!縱使學習繁忙、科技發(fā)展、勞累不堪,我們也應熱愛勞動,在不斷地實踐體驗中端正勞動態(tài)度,培養(yǎng)勞動意識,培養(yǎng)勞動習慣,在時代中重煥青春光彩。是啊,同學們,沉迷于學習之時,不妨抬頭看看窗外,想一想,是誰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科技高速發(fā)展的背后,是誰晝夜不分艱苦勞動發(fā)明成果;坐在辦公樓內(nèi)躊躇滿志,是誰幫你把藍圖變成了實景?墨子號沖天,嫦娥四號探月,“天眼”織網(wǎng),哪一樣缺少勞動之光?除了智慧,還付出多少汗水,花費多少氣力?時代潮流并沒有遮掩勞動的光芒,反而將其無限放大,照亮青年前進之路。時代在變,勞動永不變。
逐勞動之光,揚時代之帆;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正如領袖曾言:“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即使各種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勞動的時代雜音甚囂塵上,我們青年人也要堅信,當今時代,奮斗是最生動的許國,勞動是最深刻的奮斗!我仿佛看到了不遠的未來,不少同齡人將勞動作為人生指南,在時代舞臺中綻放青春。青年科學家投身勞動實踐,這才有了掃臉支付技術(shù)的普及;新一代大國工匠勤力勞動耕耘,一座座跨海大橋騰空架起……同學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逐勞動之光,揚時代之帆,熱愛勞動吧!
以勞動之光,閃耀青春花路;以時代之熱情,重燃勞動盛焰。親愛的同學們,快來加入勞動者的隊伍吧!
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點評】
本文開頭第一段,交代了三個內(nèi)容:一、指出勞動的意義;二、擺出對勞動的認知偏差;三、提出本文的論點。第二段,從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實三個角度分析勞動引領人們實現(xiàn)理想的觀點;第三段,列舉諸多情景與事例,以連續(xù)發(fā)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勞動者辛勤付出的意義,借此來批駁學生中對于勞動的錯誤認知。第四五段,引用領導人的話語,號召青年堅定熱愛勞動的信念,并發(fā)出呼吁,提出希望。整一篇文章,思路清晰,能扣住“熱愛勞動”展開議論,立意有一定深度。視野開闊,選材豐富,能結(jié)合主題,分析勞動的價值與意義,引導學生對勞動概念本身以及自身對勞動的態(tài)度進行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基本完成了任務,語言也較為順暢,有鼓動性,有演講的現(xiàn)場感。不足之處:建議不夠具體;中間三段中的舉例在功能上有重復的嫌疑。
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光彩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光彩。”
領袖曾說過:“勞動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chuàng)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一勤天下無難事’。”古往今來,中華兒女在歷經(jīng)風雨、飽經(jīng)滄桑中,以勤勞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鑄就了民族燦爛與輝煌。古時,素樸、勤勞的先民為抵御外敵、保衛(wèi)家園齊心協(xié)力地建造出了長城,讓后人為之佩服與驚嘆,稱之為“世界奇跡”;建國時期,像王進喜一類勇敢工人們勤勉奮斗為百廢待興的祖國添磚加瓦,為祖國走向現(xiàn)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時代,京滬“復興號”高鐵、長沙“小天城”摩天大樓等的出現(xiàn),正是勤勞的中國人以自己的實力,向世界展示著與眾不同的中國速度。同學們,熱愛勞動,讓我們用勤勞書寫光明未來,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光彩。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是先人的諄諄教誨。但在今天,科學技術(shù)日新月異,隨著人工智能走進人們的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越來越依賴人工智能,認為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做,為什么還要自己動手?誠然,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可以使人們擺脫繁雜的家務勞動,可是當我們?nèi)恳揽咳斯ぶ悄軙r,也就失去了勞動過程中的快樂。久而久之,人便會越來越懶惰,甚至喪失思考的能力,后果不堪設想。不少的學生以學業(yè)忙為藉口,由父母包辦一切,有的讀到研究生,卻連自己洗衣服的能力也不具備。這樣擁有高學歷,但沒有勞動能力的人,怎么能算是人才呢?同學們,讓我們熱愛勞動,在勞動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在勞動中歷練成就我們絢麗的人生。
今天,在這里我想向每一位復興學子提出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希望我們都能以勞動為榮,從小事做起,拒絕懶惰,熱愛勞動。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身體力行,躬身于勞動,參加各種勞動活動,在家里做力所能及之事;我們更要尊重勞動者以及他們的勞動成果,在校園里看見保潔阿姨打掃衛(wèi)生時,問聲好,說句“您辛苦了”,并且自覺保潔校園,尊重保潔員們辛勤的勞動果實。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投身到勞動中,尊重勞動和勞動者,讓我們的青春理想在勞動中發(fā)光發(fā)熱,創(chuàng)造別樣人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點評】
本文緊扣材料,準確地辨析了核心概念。考生能在真實語言運用情境中,正確地解讀材料,有效地辨析“勞動”這一核心概念,并通過“長城”、“復興號”“小天城”等事例詮釋材料中“勞動”的內(nèi)涵。
本文中心突出,說理邏輯清晰。考生以“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光彩”為中心展開分析論述,在多維度比較中說理論證。文章主體部分先引用領袖話語,回應材料中“勞動是財富的源,幸福的源泉”,指出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在縱向方面闡述勞動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考生在說理中表現(xiàn)出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勞動價值的正確判斷。然后,從反面論證,針對材料中“勞動可以交給人工智能”的觀點進行批駁,寫作思辨性強。最后,提出倡議,希望復興學子能身體力行熱愛勞動、參加勞動,并由己及人,橫向聯(lián)系,建議復興學子還要尊重勞動者及他人的勞動成果。文章體現(xiàn)了考生的思維深度與廣度。
本文能夠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任務指令。寫作者身份明確,作為復興中學的一名學子向同學們提出“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倡議,寫作對象感強。以演講稿的形式不斷呼吁學生們:“在勞動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讓青春在勞動中綻放”。文章既能言及考生個人對材料的深刻認識和思考,又能提出殷切的希望和具體可行的建議。文章內(nèi)容豐富充實,語言簡潔流暢。不足之處在于文中第二段與上文銜接不夠理想,個別語句表達也不夠準確,但瑕不掩瑜,仍不失為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
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希望大家能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因為勞動不僅是財富的源泉,也是追求一切幸福生活、美好理想的不竭動力。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勞動的民族,勞動精神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個人追求的實現(xiàn),離不開不懈奮斗勞動;家國復興的使命,也只有靠勞動來成就。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乃至不尊重勞動,對勞動者冷嘲熱諷、冷眼相待。有人將勞動視作負擔,認為勞動是在消耗時間;有人把勞動視作任務,不妨請人“代勞”……凡此種種,看似理由充分,實則正是沒有真正領略勞動背后的價值,沒有明白勞動的意義。
誠然,當今的生活條件好了,科技進步了,一些危險而繁重的工作由機器代工也無可厚非。但是,勞動所給人帶來的精神與意志上的錘煉一點也不能少,熱愛勞動的良好傳統(tǒng)一點也不能丟。不勞動,怎能理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艱辛過程?不勞動,如何培養(yǎng)“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思想境界?不勞動,怎能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踐意義與價值?
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熱愛勞動,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首先,我們應堅定理想信念。信念是帆,勞動是槳,理想信念缺失,青春就會像無舵之舟般漂泊不定,終至南轅北轍,徒勞無功。其次,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打“勤奮球”,踩油門掛空檔,而應找對方法,力求事半功倍。最后,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熱愛勞動”的響亮口號落到實處,從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應對每一次困難中見精神。
同學們!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是誕生英雄、創(chuàng)造奇跡的時代。我們雖是中學生,但在平凡的生活中同樣有不平凡的堅守。無論是每天的值日,還是書籍的搬運;無論是幫助同學,還是撿起地上的一片垃圾,這些都是提升我們勞動意識的最好機會。沒有那么多“高大上”“高精尖”,哪個勞動者不是我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當此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更需要我們發(fā)揚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勞動精神。只要我們青年人人都熱愛勞動,以勞動書寫自己的人生風采,其匯聚而成的磅礴偉力,必將助力青春向前,中國向前,時代向前!
我的演講完畢。最后祝大家熱愛勞動,成就人生夢想。謝謝大家!
【點評】
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何以優(yōu)秀?
首先是演講稿的文體要求把握得好。文章符合演講稿外在的格式要求,有標題,有稱謂,有問候語,有開場白,有結(jié)束語,每一部分的轉(zhuǎn)折表達得很清晰。內(nèi)容上,文章的針對性強,是同學個體對群體之間的演講;文章讀者對象感強,注重跟現(xiàn)場同學的交流;文章表達充滿感情,鼓動性強,催人奮發(fā)。
其次是文章中心突出,有駁論也有立論,說理思維嚴密。文章結(jié)合材料,緊貼勞動主題,集中火力反駁學生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勞動的思想認識偏差,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呼應“熱愛勞動”的倡議,“從我做起”倡議雖有點弱,但也基本落到實處。
總的來說,文章較好地完成了寫作任務;“以勞動書寫人生風采”的主題思想貼緊作文內(nèi)涵和倡議主題,將勞動與青年學生的成長聯(lián)系起來,思想內(nèi)容好;文章表達通暢,感情充沛,富有文采,語言表達好;同時在思考的深刻性與文字表達富有文采兩個方面具有亮點。所以評為優(yōu)秀作文答卷。
讓心中燃起勞動之火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既是指引人們邁向幸福的光亮燈塔,亦是延續(xù)中華民族歷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但揆諸當下,“勞動無用論”卻甚囂塵上。因此,我希望借此次演講,讓同學們對勞動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勞動究竟是什么?也許你我都難以精準概括。但請大家環(huán)視四周:那堆砌整齊的一磚一瓦,是工人們的勞動;那干凈整潔的一道一路,是清潔工的勞動;那驕傲成長的一草一木,是園丁們的勞動……甚至連我們寫下的一筆一劃,也是各自的勞動。你我都在以勞動丈量時間,用勞動編織生活,無需刻意找尋,在校園里隨手定格,你都可目見汗水,勞動的汗水在熠熠發(fā)光。勞動,它就在你我身邊。
我們勞動,是為了向個人與國家的福祉更進一步。有人指責,何不交給人工智能?斯言謬矣!人工智能僅是科技的紅利,卻非國家的專利,更何況這紅利也是多少代科技精英們勞動的結(jié)晶!而你我勞動,是為了對得起家中那溫軟可口的飯菜,對得起家人那飽含期許的眼神,對得起心中那破土發(fā)芽的夢想;你我勞動,是為了向世界發(fā)出中國的吶喊,是為了在貿(mào)易戰(zhàn)中不被他人掐脖要挾,更是為了身上肩負著的民族復興的榮光。因此你我才會用勞動寫就壯麗詩篇,用勞動譜成華美樂章。你我都在勞動,盡管疲累,但卻義無反顧,是因為我們都深知,松軟的沙灘上最容易留下腳印,卻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存在的痕跡;你我更知道,所有揮灑過的那些汗水,都有苦盡甘來的一天。
心中燃起勞動之火,誰說星星之火就不能燎原?同學們!勞動并非骯臟疲憊的代名詞,它更像是以汗水執(zhí)筆而成的青春畫卷。所以,在清掃教室時,請仔細一些;在整理書籍時,請用心一些;在布置考場時,請積極一些;路遇環(huán)衛(wèi)工人清潔時,請不要捏著鼻子走開;看見工人修理機器時,請不要心生厭惡;遇到園丁修剪花草時,請保持善意的微笑。唯有你我都增添一點對勞動的主動與尊重,我們的明天才會更加碧波蕩漾,晴空萬里。
誠然,勞動需要你我的辛勤付出,但這并不意味著無頭蒼蠅式的庸碌,那樣只會陷入疲累而一無所得的深淵中。應將你勞動的汗水,鋪成一步步通向夢想與目標的道路。唯此,我們才會越發(fā)熱愛勞動,收獲成果那一刻的歡呼雀躍也會更加甘甜!
我的演講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點評】
本文標題形象而含有詩意,事實上這也是全文語言表達上的突出亮點。作者有很強的修辭意識,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行文流暢,頗具氣勢,適合演講情境。但在加強文采的同時,并沒有走向華而不實,這是由于作者善于選擇豐富而具體的素材,將其編排得當。這些素材有大有小,關(guān)乎國家與個人,既顯出視野開闊,必要時又能落到實處。文章思路明晰,暗合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考軌跡,但卻不露痕跡。文章情理交融,既有較強的感染力,又有個人較深刻的思考,如對人工智能的理解,既準確又獨到。
作者為了追求表達的簡練和整飭,個別概括不夠準確,個別表述略顯生硬。
以小我之勞,筑大國之夢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在此作有關(guān)勞動的發(fā)言,我演講的主題是“以小我之勞,筑大國之夢”。
提起勞動,我們或許既有親切感,又頗有距離感。其實,勞動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從古至今,沒有朝九晚五的日夜勞作,何以哺育神州大地的億萬生民?沒有披星戴月的馳而不息,何以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的全新篇章?那一棟棟磚瓦房長成摩天大樓,那一座座小村莊變身現(xiàn)代都市,皆是勞動者汗水的見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nèi)”,傳承幾千年傳統(tǒng)美德的重擔,已傳到你我每個人肩上。
我們的學習任務固然繁重,但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免于勞動。試想,一代讀書人若成了只會吟經(jīng)誦典的考試機器,這豈不是歷史的倒退、錯誤的重蹈?我們不必被勞動嚇倒,勞動何其微小,你我舉手之勞亦可辟出桃源。或撿拾垃圾,建美麗校園;或志愿服務,創(chuàng)衛(wèi)生城市。這些既不占用過多時間、又能奉獻自身價值于社會之舉,何樂而不為呢?
勞動,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jīng)歷并堅持的磨煉。多少先賢臨終前散盡家財,不給子孫留下金錢,不就是想讓后代深知成功來之不易的道理嗎?唯有經(jīng)歷勞動的洗禮,揮汗如雨,奮斗筑夢,才能悟得真諦,享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而這,恰恰比起珠寶玉石更為珍貴難得。相比之下,當下有些青年人懼怕勞動之苦難,甚至逃避、不屑于勞動,為此自稱“懶癌晚期”,殊不知,未經(jīng)勞動的風吹雨打,哪得云銷雨霽后的彩虹絢爛?沒有勞動的厚雪覆蓋,哪得來年的谷物豐收?
正因如此,我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我們是新時代中國的接班人。前,須傳先人之精神;后,須樹青年之典范!就讓你我魯起袖子加油干,先掃一室,以為厚積;后掃天下,方得薄發(fā)。
我們青年皆是筑夢人,更是勞動者。朝為學堂讀書郎,暮成社會棟梁材,我們應以勞動為工具,汗水為肥料,精心為沃土,耕耘別有天地的壯美青山。
我心堅,如磐石;我心固,如金湯。愿你我少年,歲月無負天地,夢想遼闊高遠。愿每一天皆是勞動節(jié),處處盡是熱愛勞動、踐行勞動的景象,以小我之勞,筑大國之夢!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點評】
本文緊扣“勞動”這一中心,揭示了“小我之勞”與“大國之夢”間的關(guān)系,立意高遠。行文中既結(jié)合所給材料具體闡釋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又批駁了現(xiàn)實生活中對勞動的偏差認識、錯誤態(tài)度,作者的認識與思考深刻,希望與建議也較為切實。
文章思路清晰,首尾呼應。開頭交代演講主題;第二段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闡釋勞動的意義和價值;第三段先批駁對學習與勞動二者關(guān)系的偏差認識,再提出“或撿拾垃圾,建美麗校園;或志愿服務,創(chuàng)衛(wèi)生城市”的具體建議;第四段先正面分析“勞動,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jīng)歷并堅持的磨煉”,繼而針對生活中懼怕、逃避和不屑于勞動的現(xiàn)象,強調(diào)勞動的重要性;第五至七段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再一次點明演講主題。
本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感召力,語言自然流暢,符合演講稿的文體特征。尤其是恰當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先掃一室,以為厚積;后掃天下,方得薄發(fā)”“朝為學堂讀書郞,暮成社會棟梁材”等句,化用名言,句式整齊,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此外,本文卷面整潔,字跡清秀,令人賞心悅目。
不足之處在于個別語句表達欠妥,如“勞動何其微小”“精心為沃土”等,但瑕不掩瑜,本文仍不失為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
自我做起,永懷勞動之心
親愛的復興中學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可以站在這里為大家做演講。想必大家都聽過“勞動人民最光榮”這首歌,它激蕩澎湃地唱出了我們內(nèi)心的聲音,勞動最光榮。在此,我向大家發(fā)出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多少人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價值,在勞動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在中國西部,有一個地方叫作毛烏素,即“不毛之地”。新中國成立至今,毛烏素從“沙漠”變成了“綠洲”,蘊含了三代人的勞動結(jié)晶。右玉縣的一位村民回憶:沒有人沒有參與過植樹勞動,也正是勞動,他們不必再受風沙侵蝕,他們還靠著植樹勞動獲得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收獲了財富。正是他們?nèi)巳俗銎鸬膭趧泳瘢屗麄兪斋@了財富與幸福。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的發(fā)展,同學們對勞動產(chǎn)生了避而遠之的態(tài)度。不想勞動、不愿勞動的氛圍充斥,即使有的同學想勞動,看見周邊的風氣也會選擇退縮。在我們復興中學也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狀況:用學習、技術(shù)和辛苦作為開脫的理由。不尊重勞動的現(xiàn)象盛行。但我認為以上的觀點與做法都是錯誤的。勞動是凝于血固于魂的品質(zhì),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結(jié)晶。我們應時刻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從自身做起倡導勞動。
熱愛勞動從自身做起。如果你身處的環(huán)境是熱愛勞動、尊重勞動,那么請保持那顆誠摯的心;但你身處于一個不尊重勞動的環(huán)境,那么請從自身做起。一只螞蟻可以在沙漠中留下長長的足跡,一個小人物也足以讓歷史留下深深的嘆息!做好自己是我們勞動的第一步,是我們勞動的開始。熱愛勞動還要懷著一顆尊重勞動的心,不僅要尊重他人,更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小到清潔阿姨清潔后的地板,大到八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橋,這一切都是他人勞動的結(jié)晶,汗水的見證。
親愛的同學們,作為復興中學的學子,復興大任在我肩,時代作為為我責,而創(chuàng)造輝煌的第一步是踏實勞動。熱愛勞動從自己做起,水滴能匯聚成汪洋,沙顆能匯聚成大漠。時代的接力棒已轉(zhuǎn)交于我們手中,作為中國新青年我們定以敬愛勞動的態(tài)度感恩社會,以積極勞動的作為回報社會,做新一代的有為青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點評】
全員全過程全場域“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鮮明特征。2023年作文命題很好踐行這一理念。相對于“德智體美”的“熱”來說,“勞”相對“冷”一些。“以勞育人”命題指向值得點贊;將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作為合題來考察學生寫作素養(yǎng),守正創(chuàng)新;演講稿寫作,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是一種積極引導與熱身。這篇考場文章之所以出彩,是因為它較好地完成“規(guī)定動作”(材料/引導語)與“自選動作”(寫作要求)。具體表現(xiàn)在:
審“材料”精準:材料有“三是、三不、一深思”。本文有側(cè)重地予以回應,比如第2、第4自然段切“三是”;第3、第4自然段切“三不”;“在勞動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等彰顯“一深思”。掰開揉碎,絲絲入扣。
審“引導語”精準:演講稿文體特征突出,寫得聲情并茂;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寫得集中充分,本文至少有五六處提及并予以闡述論證;全文的“認識與思考”彰顯出作者思維的靈活性(虛實相間)與深刻性(形而上與形而上相結(jié)合),“提出希望與建議”落實在第5自然段,得體又在理。
審“要求”精準:本文入題快,簡筆素養(yǎng)優(yōu);用例鮮活精當,比如第2段的“毛烏素”例;中心突出,使得本文雖面面俱到但有深度力度;文題照應、文中照應頗為充分,全文處處有“心”;藏拙寫作有特色,既然對于勞動參與不多不深不頻,何不避短揚長、避實就虛?本文作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寫的。
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在此發(fā)表我的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眾所周知,勞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國之富強,始于勞動。祖輩們在荒蕪的土地上開墾出肥沃的農(nóng)田,在落后的土地上澆鑄出堅硬的鋼鐵,在貧瘠的土地上建設出高聳的大樓。從古至今,中國人民用雙手,用勞動奉獻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描繪出一幅幅畫卷。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對勞動的錯誤認識。有的同學不理解、不愿意勞動,認為勞動辛苦且耗時,甚至輕視勞動,對勞動人民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
我認為,這些認識是不正確的。勞動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一些高校畢業(yè)生恃才傲物、眼高手低,不愿放下所謂“身段”去踏實勞動,多年寒窗苦讀不過換來一紙文憑。要知道,勞動不僅是為自身提供生活保障,也是以一己之力回報社會。還道路以清潔,贈瀚海以蔚藍,賦土地以富饒。那些通過勞動用心播撒的成果,不是和在辦公桌前敲擊鍵盤得來的同樣有意義、有價值嗎?
勞動不僅能創(chuàng)造物質(zhì)財富,更能涵養(yǎng)精神、塑造人格。中華民族偉大的創(chuàng)造、奮斗、團結(jié)、夢想精神,無不在勞動過程中得到體現(xiàn)。“鐵人”王進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生村官”秦玥飛,他們的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卻有著同樣一顆熾熱的、鮮活跳動著的熱愛勞動的心。他們的精神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地不懈奮斗。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怎么能不為勞動之偉大而動容?人工智能或許能代替勞動,但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書本或許能教會我們知識,但教授不了親身經(jīng)驗與實際操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沒有一室之整潔,也就沒有一國之安定,沒有世界之繁榮。這其中,修的是心,養(yǎng)的是性,體現(xiàn)的是能力,更是態(tài)度。
同學們,勞動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應該重視勞動、尊重勞動、積極投身勞動,哪怕只是對勞動人民的一句問好、一個微笑,也是對勞動的肯定與禮贊。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你我同出發(fā)。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點評】
文章題目給人警醒,借用名句,緊扣“勞動”的含意,暗示青年學子要從日常生活中去認識和熱愛勞動。
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良好的任務意識。身份、對象意識明確,既表達了自己對勞動的認識和思考,又針對現(xiàn)實提出了切合青年學子實際的希望和建議,發(fā)出“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倡議。同時,作為一篇演講稿,文體規(guī)范,格式正確。可以說,本文嚴格地完成了題目要求的寫作任務。
從具體的寫作內(nèi)容看,中心鮮明突出,說理用例充分,層次分明,邏輯清晰。首先表達了作者的認識和思考:先從傳統(tǒng)美德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接著針對當今社會一些人對勞動的偏見和誤解,結(jié)合實例,從物質(zhì)和精神兩個層面闡釋勞動的重要作用。其次著眼于身邊,向同學們提出了希望和建議,進一步表達了在人工智能飛速發(fā)展和學生學習繁忙的情況下勞動的重要價值,回扣題目和中心,并向同學們發(fā)出積極的倡議。
語言上富有文采,感召力強,富有演講稿的語言特點。開篇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祖輩通過勞動開創(chuàng)偉大歷史、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畫面,激蕩人心。修辭上多用排比,節(jié)奏鮮明,氣勢恢弘;多用反問,發(fā)人深思,情感激昂。句式上靈活自如,多用短句,鏗鏘有力,利于口語表達和感情抒發(fā)。
文章不足之處在于思想深度上挖掘不夠,“希望和建議”部分稍顯薄弱,個別詞句還應該再推敲修改。
重拾勞動熱情,共享勞動意義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和大家一樣,是復興中學的一名學生。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重拾勞動熱情,共享勞動意義》。正如古語所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熱愛勞動的傳統(tǒng)已融入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今天,就讓我?guī)ьI大家重新認識勞動,培養(yǎng)勞動自覺與熱情。
或許在有些同學心中,勞動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操勞,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艱辛,它似乎只有汗水與苦辛。更有甚者對勞動不屑一顧,或大力吹捧“坐享其成”的態(tài)度,或?qū)趧诱叩母冻鲟椭员恰5牵@樣的認識正確嗎?事實上,勞動可分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流水線上認真作業(yè)的工人、大街小巷中辛勞穿行的快遞員、大山深處堅持勘測的工人,與實驗室默默耕耘的科技研發(fā)者、案前兢兢業(yè)業(yè)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一樣,都是新時代可愛的勞動者,都是值得敬重的追夢人。正是他們不斷奮斗,通過勞動實現(xiàn)自我價值,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才讓各行各業(yè)煥發(fā)生機,讓祖國發(fā)展繁榮昌盛。因此,我們更需要明確勞動的意義,端正勞動的態(tài)度。
我們要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背后的精神態(tài)度,在勞動中獲得人生成長財富。如果說認識勞動是我們腳踏的土地,那對勞動的熱愛就猶如地上的梯子,讓我們收獲別樣的風景。現(xiàn)實語境中,不少同學認為勞動占學習時間,智能時代勞動沒必要。其實勞動與科技、學業(yè)從來不是有你無我的關(guān)系,相反美美與共,意義非凡。袁隆平扎根農(nóng)田數(shù)十載,奔波于田壟與實驗室,方能研發(fā)“中國稻”,創(chuàng)造世界糧食奇跡;農(nóng)業(yè)播種新科技一分鐘可以撒種8公頃,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便捷,但糧食的成長仍離不開農(nóng)民的辛苦培育。而回想我們參加的學農(nóng)活動,辛勤種下了一片地、煮好了一頓飯后,我們也獲得了不少對自然生活的體悟,我們的品格也獲得了磨礪,這對學習也有更好的促進。勞動,可以讓我們在耕耘中點燃智慧,收獲內(nèi)心的充盈,熱愛勞動的火光應在我們心中點燃。
然而,空有熱愛不夠,真正將勞動用于實踐才是硬道理。因此我在此衷心倡議:“熱愛勞動,從我做起”。希望大家投入勞動的熱潮。多幫助課室打掃衛(wèi)生吧!勞動不分大小而重在實踐行動。多投入到學農(nóng)等社會實踐中去吧!勞動需切身參與更需錘煉精神。多給揮灑汗水的普通勞動者尊敬吧!勞動者需被敬佩更需被效仿。當勞動之風吹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崇尚勞動、參與勞動、熱愛勞動成為每個人心中的準則,我們這代青年定能以掃一屋之小行,實現(xiàn)掃天下之大志,繪制新時代的藍圖!
同學們,“風后面是風,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是道路。”希望在無盡的前程中,我們都有勞動作伴!
我的演講結(jié)束,謝謝大家!
【點評】
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體現(xiàn)了該考生較好的臨場應變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本文有以下優(yōu)點:
首先,緊扣材料主題突出,駁立結(jié)合論證深入。作者精確解讀題意,緊密結(jié)合作文正反兩面材料,圍繞“重拾勞動熱情,共享勞動意義”的主題進行思路清晰、深入到位的論證。主體部分對當今學生普遍存在的勞動偏見進行集中的駁斥,對勞動的認識與理解深刻到位。如第四自然段批駁對勞動的膚淺理解與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提出體力、腦力勞動者都可通過勞動實現(xiàn)自我價值、為祖國做貢獻,深刻有力;第五自然段批駁“勞動學習矛盾論”、“勞動科技矛盾論”,提出勞動與科技美美與共,勞動學習相互促進,邏輯縝密。最后順勢提出了“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的倡議,建議具體詳細,結(jié)構(gòu)清晰條理。
其次,寫作任務完成出色,對話性感召力兼具。作者始終具有強烈的身份意識,能夠契合學生身份與演講稿的文體特征,與預設的讀者進行平和、得體而深入的思想交流,對偏見駁斥到位而不尖銳,對同學的呼吁真摯而不空洞,“多投入到學農(nóng)等社會實踐中去吧”等句子情真意切,具有較強的感召力。
其次,論證方法靈活多樣,論證語言形象生動。文章事例論證準確到位而豐富,可見積累的廣度與思考的深度;比喻論證合理生動,并能援引古代與當代的詩歌,使文章意蘊豐厚頗具文采;善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整散句結(jié)合巧妙,語言流暢,頗能展現(xiàn)自身語言功力。
當然,這篇文章在對勞動的意義價值的思考上還可往更深處延展,對題目的呼應還可再到位些,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屬于一篇優(yōu)秀作文。
勞則生歡,勞則生慧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人民幸福的根本,是國家繁榮的基石。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勞則生歡,勞則生慧”,并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熱愛勞動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從“夙興夜寐、打掃庭內(nèi)”到“晝出耘田夜績麻”,我們的祖先未嘗停止勞動,以使生活富裕。而我們,新時代的青年人,也應當理解、愿意、熱愛勞動。
勞則生歡,勞動使我們享受生活的樂趣。在忙碌的學習之余,抽時間勞動并不意味著苦和累,而是一種潑灑汗水、收獲快樂的過程。通過勞動,我們可以獲得成功后的成就感,獲取幫助別人的滿足感,體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勞動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學習雖然忙碌,勞動雖然也有勞累,但勞動更多的是讓我們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細小而平凡的樂趣,讓我們的生活不至于單調(diào),而是繁花似錦、熱烈充盈。
勞則生慧,從勞動中我們可以汲取經(jīng)驗。科技進步之快并不是為了讓人類失去勞動這項生存技能,失去從勞動中獲得智慧的機會,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絕不能帶來人類手腳退化的悲慘結(jié)果。通過勞動,我們可以汲取從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通過打掃灰塵我們可以認識到細小的地方容易藏污納垢、隱藏錯誤;通過打掃教室我們可以領略安排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勞動我們可以提升智慧,發(fā)現(xiàn)科技的增長點。科技的發(fā)展、人工智能的提升需要人類通過勞動獲取智慧來進行,勞動使我們頭腦聰慧。
然而,如今卻出現(xiàn)許多不尊重勞動的現(xiàn)象,身受知識教育的我們,還缺一場思想上的教育。面對環(huán)衛(wèi)工人打掃街道,我們將其斥之為“不認真學習”的后果;面對建筑工人黝黑的雙手,有的人視之為骯臟。我們新時代的青年人,是否應當改正這種錯誤認識,亦投身到勞動的火熱之中?
此處彼處,都應當是我們青年人勞動之處。我們應當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投身勞動。哪里有勞動,哪里就應當有我們的身影。在家里,我們應幫助父母做家務;在學校中,我們應當積極搞衛(wèi)生;在社會上,我們應當投身到公益衛(wèi)生事業(yè),為美化城市出一份力。此處與彼處,都需要我們青年人熱愛勞動,從自身做起,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讓勞動幫助你我心生快樂、閃耀智慧的光芒!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點評】
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
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二至五段緊密結(jié)合同學中存在的對勞動的偏見和誤解,表達了自己對勞動的認識和思考。文章第二段從繼承熱愛勞動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的角度,鮮明地提出了中心論點。第三段提出分論點一:“勞則生歡,勞動使我們享受生活的樂趣”,反駁了材料中的第一個錯誤認識——勞動太占時間,分析了勞動雖然苦累、但更多的是為生活增添平凡樂趣的道理。第四段提出了分論點二:“勞則生慧,從勞動中我們可以汲取經(jīng)驗”,反駁了材料中的第二個錯誤認識——勞動可以交給人工智能。第五段聯(lián)系現(xiàn)實,針對生活中不尊重勞動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來啟發(fā)不尊重勞動的青年人改正錯誤認識。文章的第六段提出了希望和建議,呼告同學們從自身做起,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投身勞動,并提出了貼近學生生活的較具體建議。
完成任務好。文章既有立論,亦有駁論。開篇即表明自己的學生身份,并明確演講對象為學生群體。行文中、結(jié)尾處亦有互動性的表達,演講色彩濃。文體上,演講稿的稱呼、開場白、主體、結(jié)束語兼具,完整而規(guī)范。
思想內(nèi)容好。文章內(nèi)容充實,邏輯合理,思考深入。中心是明確的:熱愛勞動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勞動使我們享受生活的樂趣,使我們頭腦聰慧。所以我們應當理解勞動、愿意勞動、熱愛勞動。
表達形式好。文章文體特征鮮明。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完整而清晰。語言上,準確流暢,有表現(xiàn)力、感召力。
不足之處為“希望與建議”部分相對較弱,個別句子不太通順。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因無法查明原出處,如有侵權(quán)請后臺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