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文章讀后感(精選5篇)(朱自清經典大全集讀后感)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我讀完他的文章后,深感朱自清是一位有思想、有情感、有良知的作家。以下是我對他的幾篇文章的讀后感。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之一,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夏夜里在荷塘邊散步時發生的一系列趣事和所體會到的美好情感。作者用細膩入微的筆觸描繪出荷塘里青蛙、鴨子、荷花等生物在夜晚中各自奔忙、歡躍,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了大自然生命力旺盛而又安詳祥和的景象。
不僅如此,《荷塘月色》還傳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人性的關懷與敬畏。在文章結尾處,作者提到了“無意之中”的捕捉小鳥事件,從而引出人類與其他生靈之間平等相待應有的態度。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朱自清不僅注重人物描寫,更看到了萬物的生命力與魅力,這使得文章更加豐滿和振奮人心。
《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小品,以父親送兒子赴京讀書為主線,描繪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情厚愛的感人場景。作者通過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手法,將一個平凡而又真摯的家庭故事變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作品。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傳統家庭美德——孝道的強調。父親為兒子送行時,雖然內心十分不舍,但仍然把自己最珍貴的物品——那把鐵盒——留給了兒子。這展示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順”的重要地位和價值觀。同時,《背影》也啟迪人們關于家庭、友情和對他人付出等方面與生俱來的美好情感。
《春》
《春》是朱自清一篇典型的抒情詩歌作品,文字間流露著強烈而深沉的感情。文章以春天的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花鳥蟲魚等生靈的描繪,展現出了春天帶給人們的生機勃勃和溫暖舒適的感受。
在《春》中,作者還表達了他對人類文化和自然環境之間關系的思考。他認為,人類應該尊重、保護自然界;同時,也應該借助自然界的力量,在各個方面探索和創造新的知識、新的文化。這種“物我兩忘”的境界,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大自然之間微妙而深刻的聯系。
《胡同里》
《胡同里》是朱自清一篇具有濃郁京味兒文學風格的散文小品。文章以老北京胡同為場景,通過對這里居民生活、風俗習慣、社會關系等方面細致入微地描寫,表現出一種充滿生機和多樣性的城市風貌。
同時,《胡同里》也傳達了作者對于舊時代生活方式及其價值觀念變遷所引起思考與反思。朱自清用文字把故事和歷史聯系起來,用胡同里人們的生活來延伸對時代變遷的感悟。這讓我們重新看待傳統文化的價值,也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紅樓夢談》
《紅樓夢談》是朱自清一篇有關文學評論的文章,他在這篇文章中對《紅樓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作者認為,《紅樓夢》不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于人性、愛情、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哲學著作。
在《紅樓夢談》中,朱自清提出了“詩意小說”、“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等不同類型文學作品之間的異同點,并從中探討了文學創作和閱讀的價值。他認為,文學創作應該注重對生活和藝術本質的把握,并通過文字表達出人類內心深處所共有的情感和思想。這種對文學形式和內容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探討方法,不僅拓展了我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