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那么,以什么樣的途徑、方式、手段實現奮斗目標、完成使命任務呢?這就是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和形成的。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成立一百多年來所進行的一切奮斗,目的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道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提出努力把我國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目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論斷,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我們黨扭住確定的發展戰略和奮斗目標,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績。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五個方面的中國特色。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人類歷史上是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中國式現代化其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第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第四,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五,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國式現代化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摘自學習時報文章《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