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一
1.認識面具,學習面具的制作方法。
2.能綜合運用剪、粘貼、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3.體驗制作面具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重點:認識面具,學習制作面具的方法.
難點:能運用剪、粘貼、挖洞等技能制作面具.
1.面具范例(黑人、小丑、小豬)
2.彩色卡紙.固體膠.皺紋紙、棉花、吸管等材料
一.游戲導入
1.“猜猜他是誰”
指導要點:請三名幼兒上臺,老師要給他們施魔法,請小朋友猜猜它們變成了誰?
2.認識面具
提問:1.某某幼兒是怎么么變成黑人/小豬/小丑的
2.小朋友們在哪里見過面具,我們什么時候會戴面具
小結:我們表演節目時,游戲時會面具,戴面具可以使我們的表演更精彩。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面具,看看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二.探索發現
1.欣賞觀察幾種面具,發現其特點
指導語:它們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么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部位都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2.探討材料的用途
指導語:今天老師準備了彩色卡紙、皺紋紙、吸管、羽毛、棉花等材料,小朋友們想想你準備怎么運用這些材料呢?
小結:皺紋紙可以搓成小球或繩子,還可以折剪出花形來制作我們的面具
3.制作方法介紹(邊示范邊講解)
首先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卡紙剪出臉型,然后用挖洞的方法剪出眼睛、嘴巴,再制作裝飾其他部分.
三.創作表現
1.分發材料.提出常規要求
2.幼兒創作,教師輔導
四.欣賞評議
1.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創意
2.所有幼兒帶上自己的面具大家一起欣賞,說說誰的面具最漂亮,為什么?
五.活動結束
師幼共同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1. 幼兒對面具有了一定的認識,并能制作出漂亮的面具,少部分幼兒不能理解到挖洞的方法,需要經常練習。
2. 孩子對面具非常感興趣,能體驗到制作面具的快樂。
小百科:面具,指遮蓋全部或部分臉并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通常作為舞會、狂歡節或類似的節日、戲劇等的偽裝 起遮擋保護作用的外罩。面具文化也通常被稱為儺文化。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二
活動目標:
1、會用形象的語言描述菊花的不同形態。
2、會用各種不同的曲線表現菊花的姿態,并能用排水畫的技能表現畫面.
3、體驗作畫的快樂,享受排水畫成功的喜悅。
蠟筆、16k鉛畫紙人手一份,黑色顏料每組一盤
提問:你們知道秋天最多的花是什么花嗎?
你見過的菊花是怎樣的?
1、看課件,觀察各種菊花的形態、顏色。
提問:這是一朵怎樣的菊花?
花瓣像什么?好像在干什么?
你會用動作來表現這多菊花嗎?
這朵菊花又給你怎樣的感覺?
這一群小雛菊像什么?
看著它們,你會想到哪些有趣的事?
2、教師示范三種菊花的畫法,用排筆刷黑色顏料。
1、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各種菊花的形態。
2、提醒幼兒用排筆刷顏料時不要太多。
1、展示幼兒作品,布置菊花展。
2、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菊花。
大班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黑白畫)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三
大班孩子對周圍一切的新奇,新鮮的事物都特別的感興趣,一位旅游歸來的小朋友把在旅游途中拍到的一些奇特建筑物的照片帶來與大家分享,這些造型各異,奇特有趣的房子讓孩子們大開眼界,激發了他們創作的欲望。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希望孩子們通過觀察各種不同的建筑,在已獲取的相關經驗上發揮想像進行創作。
1、通過觀察,簡單了解房子的基本構造,并學會創造性的各種材料設計制作房子。
2、在活動過程中激發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并能大膽的想像創作。
3、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幼兒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情感,體驗合作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具:幻燈片、電腦。
學具:記號筆、油畫棒、繪畫紙、橡皮泥、積木、剪刀、漿糊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過的房子,找出房子的構造的共同點。(玩一個簡單的房子拼圖游戲)
1.生活經驗講述,說出房子簡單的構造導語:小朋友們好,王老師看到你們覺得特別高興,開心,你們開心嗎?,我知道你們都有一個特別溫暖、幸福的家,都住在漂亮、舒適的房子里,生活得非常幸福!是啊,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小動物們都有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房子。小朋友們,除了你們居住的房子以外,你們在生活中,在電視里,書本里,還見過哪些奇特、有趣的房子呢?(幼兒回答)師:小朋友們回答的真好,那么,你們見過的所有的房子都有些什么呢?
2.欣賞課件,進一步了解房子的構造師:王老師請小朋友欣賞的房子只是眾多房子中最普通的一種,我的好朋友去世界旅游時,拍下了一些特別奇特有趣的房子,你們想不想看看呢?
二、觀看幻燈片,欣賞各種不同形狀,不同構造的房子。(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
1.觀看幻燈片
2.提問:你看到了哪些房子?這些房子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欣賞時,師問:這座房子有趣嗎,特別嗎?你覺得哪個地方特別?(幼兒觀察回答,房屋的房頂、門、窗的形狀各具特色。)
3.欣賞夢中的房子(兒童作品)(課件出示一些大膽想象,造型獨特美觀的`房子。)
三、講述故事,引出課題——給小動物設計有趣的房子
1、教師講故事,激發幼兒設計房子的欲望故事:動物園要來很多的動物客人,可是動物園太小,住不下,需要給動物們建房子,該建個什么樣的房子呢?你們能幫它們出個好主意嗎?(幼兒討論回答)
2.幼兒為小動物們設計房子提問:1、你喜歡什么動物?2、你想幫助它設計一座什么樣的房子?(幼兒發揮想象)各種線條或者用大面積色塊裝飾房子。用橡皮泥(搓、捏、團、切)做房子、剪貼,搭建房子。
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把心中最漂亮、最有趣的房子設計出來吧!
四、幼兒作品展示,講評(造型、線條、色彩)
孩子們通過欣賞一些奇特、形狀各異,風格不同的建筑,了解了這些建筑的作用、功能。感受到了這些建筑在形狀、色彩、構成上帶來的美。給孩子們以靈感,在已有的經驗上發揮了想像,大膽創作,創作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積極,主動,自由發揮,并能夠在創作中相互合作,協調。即體現了幼兒美術教學中應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其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使之體驗自由和創造的快樂的教育理念,也在活動中培養幼兒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四
1、欣賞、感受水墨畫中的中鋒所畫線條的圓厚有力,側鋒所畫線條的銳利多變,并欣賞用中鋒、側鋒所表現的強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飛的形象。
2、通過自己的聯想,感受畫面構圖意境的深遠。
3、學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奔馬的感受。
4、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1、教學掛圖“奔馬”。
2、“賽馬”的錄音帶、錄音機。
3、幼兒認識馬、了解水墨畫。
導入活動。
教師放錄音:小朋友聽聽這是什么聲音?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這是馬奔跑是的`馬蹄聲。
師:小朋友,你們以前看到過馬嗎?有沒有看到過馬奔跑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引導幼兒欣賞、感受馬的強健用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飛的形態。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奔馬”:畫面上的馬在干什么?它看上去像在干什么?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畫面上一共有5匹馬,它們正向我們飛奔而來,
這些馬看上去......
引導幼兒欣賞畫家用中鋒、側鋒所表現的奔馬造型美。
師:小朋友看看這幅畫是用什么工具畫的,筆鋒看上去有什么區別?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引導幼兒欣賞“奔馬”的構圖美。
大家能在哪幾個地方看出馬在什么地方?
幼兒議論、回答,教師小結:
簡要介紹畫家。
師:這幅畫的作者是徐悲鴻(出示徐悲鴻的字畫像):這位老爺爺畫過許多畫,我們要向徐爺爺學習,畫出美麗的畫。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五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象智力。
1、電腦制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及留下的痕跡并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背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指導語: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你們開心嗎?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來的?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大,搖搖尾巴游呀游;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么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并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看花蝴蝶飛來的.時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條痕跡,是怎樣的呀?”(一圈一圈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螺旋線?!澳墙痿~游來的時候,會在后面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一彎一彎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波浪線?!澳求π穪淼臅r候又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一折一折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折線。
3、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愿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先幫它粘在畫紙上,然后想想它們走路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用勾線筆在動物的后面畫下來。提醒:手臟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說:你選了哪些小動物?哪個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一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在跳舞的?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么樣是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培養幼兒的理解智力、發現慧力等。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六
1、認識蔬菜的顏色并進行分類,同時認識蔬菜的菜名。
2、學習蠟筆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做到涂色均勻。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蠟筆、圖畫紙、各種蔬菜圖片、示范畫、各種蔬菜(實物)。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想給你們看一些圖片,看看你們認不認識。
(1)出示蔬菜圖片師:當你們見到她的.時候如果認識她的就要喊出她的名字哦!
出示蔬菜(實物)師:今天老師請一些蔬菜寶寶來到我們教室呢,你們想見見他們嗎?
幼:想師:這些蔬菜小朋友有沒有見過,有沒有吃過呢?
幼:有觀察與演示。
請幼兒觀察蔬菜的顏色,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紅色的?還有些什么顏色呢?
(2)請小朋友說說這些菜新鮮不新鮮?為什么?
師幼總結:新鮮的菜水分多,顏色鮮艷。教師啟發幼兒,說出涂色應該有一定的力度,著色均勻。
(3)教師示范,在畫好的輪廓的邊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滿涂濃,畫上蔬菜寶寶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鮮的蔬菜。
小結:新鮮的蔬菜營養好,人人吃了身體棒!今天我們看看小朋友都喜歡哪些蔬菜寶寶?
2、提出作畫的創作要求。(播放輕音樂)小朋友在畫畫的時候著色要均勻、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膽想象豐富畫面。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的要點。
(1)畫的蔬菜要大,畫的品種要多。鼓勵幼兒大膽畫各種圖像。
(2)畫的蔬菜要新鮮,顏色涂滿,涂濃。
二、結束部分幼兒互相欣賞各自作品,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蔬菜寶寶。
小結:蔬菜寶寶是我們的好朋友,同時她給我們帶來很多營養,希望小朋友能愛她,她會讓你的身體倍兒棒哦!
游戲:(蔬菜一家親)六人一組胸帶蔬菜圖片,找一找相同的蔬菜寶寶,找到后并抱一抱,游戲結束。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七
花草樹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本次美術活動是在幼兒了解春天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開展的,讓幼兒通過手中的畫筆,學習用色塊表現樹的基本特征。來大膽表現自己對春天樹林的認識以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1、學習用色塊表現樹林,并嘗試把筆橫過來直接畫形狀的小技巧。
2、能按自己的喜好并用前后遮擋組織成一片美麗的樹林。
3、懂得節約資源的道理,知道運用自己的智慧變廢為寶的好處。
重點:學習用色塊繪畫的方式,鞏固涂色時的遮擋關系。
難點:如何讓幼兒掌握用色塊繪畫樹,并初步畫出樹林之間的前后遮擋關系。
樹林的課件、教師范畫、各種色塊色樹、油畫棒。
幼兒了解多種樹的形態特征、并會畫樹。教師能很快畫出一些不同的樹。
對于幼兒來說,短短的舊蠟筆頭隨處可見,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幼兒養成了不懂得節約資源的壞習慣,為了幫助他們糾正這個錯誤觀念,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但在活動中我并不是一味地強調"節約",而是嘗試用幼兒較感興趣也較能接受的方式,通過"變廢為寶"的辦法從而滲透我想傳遞給幼兒的信息。
這個活動描繪的側重點在樹林的五彩繽紛的顏色上。甚至,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表現色彩我首次讓幼兒嘗試舍棄掉勾畫輪廓這一個步驟,這對幼兒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多次活動中我也發現幼兒喜歡新事物,樂于嘗試新的事物,而這次的活動正是為他們提供了這么一個平臺。
一、感受新的繪畫技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盒蠟筆,可是我們發現這盒蠟筆太舊了,都變得很短了。那我們是不是就把他們扔掉呢?千萬不要哦,今天陸老師就來教大家怎樣變廢為寶。
師:如果蠟筆太短,豎著捏不牢的話,那我們就來試試可不可以把蠟筆平躺下來畫,效果肯定很特別,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我們現在就來在小紙片上試一試。
(教師先示范,幼兒小練1)
師:老師還知道以前我們畫畫都會先畫外面的這條輪廓線,再在里面涂上顏色,就像現在我畫的這棵樹一樣。
師:但今天我們不畫輪廓線,而是直接把筆橫躺下來畫出樹的形狀
(教師邊講授邊示范,幼兒小練2)
師:你們看,這樣畫的樹是不是很特別呢?
二、感受樹林。
師:今天我們就來用這種特別的方法畫樹林,畫什么?
幼:樹林。
師:什么是樹林?
幼:有很多樹的地方。
師:老師這里就有幾張樹林的圖片,我們來看一看,樹林里的樹都一樣嗎?(ppt圖)
師:樹林里的樹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那都有什么顏色、形狀?(根據幼兒的答案出示教具)
三、遮擋關系的闡述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已經學會用這個特別的方法畫一棵樹了,但如果我要畫這么一片五顏六色、形狀不一的樹林該怎么辦呢?
師:老師這里有許多已經用今天學的方法畫出來的樹,我請一位小朋友來想辦法拼貼出一片樹林(出示教具,個別幼兒操作)
師:用拼貼的方法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在一片樹林中,有的樹在前有的樹在后,為什么?
幼:遮擋關系,大小等。
師:那這種前后關系要怎么畫出來呢?
師:老師先在紙上畫出一棵樹,請一位小朋友來畫一顆在他后面的樹(畫一半),如果前后兩棵樹的顏色一樣呢(空隙)?
四、幼兒小組操作練習。
師:我看待許多小朋友都已經坐不住想要去試一試這種新方法了,好,我們現在就來畫一片美麗的樹林。
五、作品展示
六、教師總結
師:這么美麗的樹林圖片就是用我們原本想要扔掉的短蠟筆畫出來的,其實,只要我們平時多動腦筋,就能變廢為寶的!
在活動前采取了幾個策略:策略一:活動前的社會實踐活動--"撿樹葉",主要考慮到幼兒知識經驗的建構。和孩子在實踐中觀察了小樹林里各種顏色的樹葉,不同形狀的樹木,有了情感的體驗,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為活動的開展鋪墊了基礎,使幼兒有話可說。策略二:重難點的前置--色塊繪畫的方式及遮擋關系。我們還在美術區設置了"五彩的樹葉",通過實物和范例欣賞,豐富了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如:對好朋友色彩的理解--相近色的認識。通過幼兒的欣賞,幫助幼兒理解色塊繪畫。通過對活動的梳理,使得我對美術活動的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八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5、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知道石頭的種類及功能。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問題:
1、他們是什么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什么?
3、他們的樣子是一樣的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
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一起合作。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編故事。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發現,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于孩子的興趣。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范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過過后的反思,我認為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節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由于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于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于幼兒操作等等。
3、教師的范例過小,不利于幼兒的觀察。
(三)幼兒的創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于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捎脕碇圃焓鳎杉V。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九
1.嘗試畫出跳繩時的人物動態。
2.能表現畫面中的人物、景物之間的前后關系。
1.晨間開展跳繩活動,并引導幼兒觀察同伴跳繩時的姿態。
2.油畫棒、紙、記號筆等。
1、教師:平時你們都喜歡跳繩,因為跳繩能鍛煉身體。跳繩時,頭、手臂、腿是怎樣動的?
2、小結:跳繩時,小朋友很開心,臉上笑瞇瞇的,兩只手臂向上甩繩,一條腿彎曲,一條腿稍直。
1、先畫橢圓形的頭,再畫發際線。
2、畫上彎彎的眼睛、笑瞇瞇的嘴巴和耳朵。
3、在頭下頸脖處畫上衣領和衣服。
4、畫出向上彎曲的手臂、手和繩子。
5、畫出兩條腿和鞋。
1、啟發幼兒畫出不同表情、姿態跳繩的人,如雙腿并攏向上跳繩、跳繩時很吃力的表情等;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畫出熱鬧的跳繩場面。先畫出許多人在跳繩,有前有后,再添畫背景,如草地、藍天、小鳥等,使畫面飽滿。
1、提示幼兒將1—2個跳繩的人畫得打些,畫在畫面中心位置。
2、及時展示畫得好的幼兒作品,以啟發其他幼兒作畫。
展示作品,組織幼兒欣賞。找出想像豐富、中心突出、構圖飽滿的作品,并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畫面中的故事。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十
1、整理益友的蠟筆涂色經驗,把握短線連接的涂色方法。
2、有興趣地選換顏色,發展對色彩的感受潛力。
活動準備模擬洗衣機的紙盒三個,蠟筆、紙剪的各式服飾:衣服、背帶褲、連衣裙、襪子、手套等。
1、導入語:這二天,天氣十分的熱,每一天小朋友都有許多的臟衣服要換下來去洗,洗衣房的阿姨為了把小朋友的.衣服洗的干干凈凈,想去買一臺十分好的洗衣機,她呀來到了百貨商場,看到商場里放著3個不同的產品(出示三個不同色的紙盒),但是究竟哪臺洗衣機好呢?不能看外表,所以,阿姨決定試一試,她邀請我們小朋友幫她一齊挑選。
2、先來試試蘭色洗衣機
教師:“洗衣機洗的時候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好,我們一齊來學學。洗衣機開始啟動(幼兒模擬洗衣機的聲音)
“滴、滴、滴”“哦,衣服洗好了”,并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
“哎呀!怎樣回事?噢,甩水有問題,肥皂水沒有沖洗干凈?!?/p>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許多白點,并討論:怎樣才能把肥皂水沖洗干凈,使衣服上沒有小白點呢?(線條要排得密)
3、再用同樣方法試綠色洗衣機
教師:“我們再試試綠色洗衣機”。同樣,從洗衣機里拿出一件衣服。
教師:哎喲,絞干有問題,新衣服上一絲一絲的,抽絲,變成了舊衣服了。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線條太長,造成雜亂,“怎樣才能不絞壞衣服,使得衣服光亮?
你們說說該怎樣辦呢?”
1、我們來試試紅色洗衣機,開前與幼兒共同試涂一件衣服。
2、教師:“請小朋友一齊來涂色?!睅熒积R涂色,然后如前放在紅色洗衣機里,取出后說:
“洗衣房的阿姨十分滿意,就決定買這臺紅色洗衣機。
教師:紅色洗衣機十分好,工廠里決定造許多紅色洗衣機,你們愿意當紅色洗衣機嗎?
好,我要看看你們洗衣服的本領了。
四、游戲及評價
根據幼兒作品涂色的狀況,擺放到各種洗衣機里,然后取出,請大家做評價。說說是哪臺洗衣機洗出來的,為什么?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十一
豐富幼兒美術表現經驗,鼓勵幼兒用遮攔的畫法創造性地表現生活印象。
《誰是木頭人》游戲,幼兒觀察人群;范畫兩張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小朋友都來參加,看看誰最棒。
(游戲中幼兒靜止時)
師:誰能給游戲中的小朋友拍張照片?并對大家說說,你都拍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xx和xx在一起。
幼2:我看到xx站在xx的后面。
師:你能具體說說他們都在做什么嗎?
幼1:xx的頭低著,兩只胳臂是彎著的,他的一條腿往前伸,還有一條腿被擋住了,看不見。
幼2:我只看到xx的手往上伸著,他的頭昂著,其他部位被擋住了,我看不到。
師:觀察的真仔細,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剛才照出的照片,小朋友們被擋住的地方能夠看見嗎?今天,我們要給這么多小朋友一起畫個像話的名字叫做人群,什么叫做人群?
幼:好多的人在一起叫人群。
師:你在哪里見過人
群?
幼1:在馬路上。
幼2:在操場上。
幼3:在超市里……
師:你們能把你們見到的人群畫下來嗎?咱們比比,誰畫的人群最好看。
二、作畫
教師出示范畫,幼兒欣賞,注意畫出人物的'不同角度,畫出被遮擋的人群。教師對有困難的幼兒給予一定的指導。
三、欣賞
師生共同欣賞作品。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十二
1.嘗試使用毛筆、墨與宣紙,模擬藏水墨畫。
2.體會中國畫的藝術美,表現古詩的優美意境。
1.吳冠中作品之一、二、三。
2.宣紙,炫彩棒,狼圭筆,墨汁,清水,小毛筆。
1.看看今天桌上放著哪些畫畫的工具和紙?
2.了解毛筆、墨汁和宣紙,這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畫畫工具,用毛筆、墨汁和宣紙畫的圖畫就叫中國畫。
3.欣賞吳冠中的三幅作品,分辨哪一幅作品是《望》。
師:這三幅畫都是中國畫,多好看啊!你們是不是覺得在一幅畫里藏著一首古詩《望》,它是哪一幅呢?請找一找哪一幅走得最遠,房屋又多,家家門前還有很多樹和花呢?
引導幼兒找出中間一幅后,一邊念古詩,一邊隨教師觀賞古詩在畫上對應的內容。
4.結合古詩,補充關于表現遠近的內容。
談論畫面最上面的一幢房子怎么看起來這么小。
(一)畫面1——一去二三里:出發了
1.第一幢房子——教師演示,引導幼兒觀察后說出方法。
(1)第一幢房子,提示幼兒關注教師畫的動作:1.做什么,2.做什么,3.做什么,4.做什么,演示后由幼兒說出:1.蘸墨,2.舔舔干,3.筆站直、寫個人字,4.走兩步的步驟。
(2)教師演示動作5(房子的屋頂),比較筆的動作和剛才有什么兩樣?剛剛筆是站著,現在筆是躺(或坐下來)下來休息。
2.第二幢房子——由幼兒說步驟,教師演示畫第二幢房子。
(二)畫面2(最上面畫有一幢房子)——煙村四五家
1.走到哪里才算走了三里路?(了解畫到畫面的最上面)
2.一路走最少要看到周圍幾幢房屋?(至少有四或五幢)
(三)畫面3——門前六七棵樹
1.數一數畫上有幾棵樹。(六或七棵)
2.教師介紹用炫彩棒沾水的方法添畫一棵樹。
(四)面面4——八九十枝花
討論:一枝花是不是一朵花,理解一枝花上開出許多花來。
試一試,能不能用畫畫的方法一口氣走三里路,看到和古詩一樣的美麗風景。
1.一去二三里——從紙的下端畫第一幢房子,開始出發。
2.煙村四五家——從下往上地畫出各種房屋,邊畫邊數看見了幾幢房屋,有沒有超過5幢。
3.門前六七樹——任選毛筆或炫彩棒畫樹干,綠色炫彩棒畫樹枝,試著在屋前屋后畫上滿滿的樹。
4.八九十枝花——漫山遍野的花兒開放了,想象花的名稱并選配顏色。
自我評議:邊念古詩邊看畫,念一句,對照著尋找自己畫面上是否表現了該內容。
小組評議:對照古詩每小組按走得最遠、房屋最多、樹木最多、花朵最茂盛的選出一幅作品,貼在畫軸上。讓每個幼兒都感到成功,為自己鼓掌。
延伸:再去試用毛筆畫出很多漂亮的畫。
“望”中的詩與畫
中國畫蘊含著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過去由于筆墨技法過于復雜,幼兒難以接受,一直成為幼兒園繪畫教學的障礙。
當代許多藝術家對中國畫進行了大膽探索,采用了多種工具和顏料在宣紙上作畫,有了這樣創意的中國畫,解放了我們的孩子,同時也解放了幼兒國畫教學模式的枷鎖。
我采用了炫彩棒和毛筆相結合在宣紙上作畫的方法,即用毛筆與墨畫房屋,其他部分則采用炫彩棒作畫。由于炫彩棒貌似油畫棒,但具有沾水后可立即暈色的特點,畫在宣紙上時可由幼兒按需要或添加水分,或調換顏色,十分易于控制,畫面上又與傳統毛筆畫的效果十分相似,技法上降低了很大的難度,這樣小朋友的發揮空間就大了,使孩子畫起來更得心應手,更加大膽地發揮想象,使國畫教學順利地進入了幼兒園。
設計國畫教學,一方面必須凸顯中國畫的水墨趣味、體會國畫韻味,另一方面又要適合幼兒的興趣,才能保證國畫教學在幼兒園順利開展。為此,我一改傳授用筆、用墨的教法,采用由我操作由幼兒來解釋,接受幼兒擬人化的解釋,將跟著教師學習技法變成幼兒自己的探索發現。
我在借助畫房子來教幼兒掌握使用毛筆的方法時,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一:邊操作,邊說步驟,邊請幼兒仔細觀察我的每一步做了些什么,然后由幼兒解釋為:一、毛筆喝喝水;二、舔舔干,別下雨;三、站著寫個人字;四、兩條腿開步走。我又用側鋒畫了屋頂,請幼兒說說畫步驟五的時候,這支筆的動作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說:“剛才是站著,現在是躺下來休息一下?!蔽译m然沒有介紹中鋒與側鋒,但幼兒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作了很好的解釋。
方法二:請小朋友說方法,老師用動作去證實畫第二棟房子,并在第五步上再一次比較第一棟房子和第二棟房子畫步驟五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幼兒有了第一次觀察的經驗,立刻找出用筆的不同方向。
方法三:讓幼兒來總結方法體會畫房子是可以變化的。例如:有的幼兒說:“原來屋頂在左邊,現在屋頂在右邊。”有的幼兒說:“休息的方向(用筆的方向)剛才是朝下的,觀在是朝旁邊休息的。”還有的房子有一扇窗,有的有兩扇窗,有的是左邊有一扇窗,下面還有一扇門等。這些原來需要教師反復示范、提示的步驟與方法,就在幼兒自己發現、解釋和歸納中得到了理解。
在活動中,我選擇了《望》的古詩,是因為這首古詩包含整個畫面的作畫過程,使幼兒可以在繪畫創作中不斷地讓孩子用來檢驗自己的畫面,充分地去詮釋古詩的內涵。又借助了吳冠中先生的一幅畫,吳冠中先生畫的這幅畫并不是《望》,但這幅畫跟這首古詩非常地吻合,就用這幅畫作為一個引子,讓孩子們一起來畫出自己古詩配圖,體現詩與畫的結合。我在期間不斷提示與激勵“有的人已經走到一里了”、“有的人已經走到二里了,”、“有沒有走到三里啊”讓詩的情境融會其中,使畫面不斷地豐富。難怪幼兒在欣賞自己的作品時,情不自禁地發出:“真的很美?。 钡馁潎@。
通過本次活動,使我感到運用水墨畫的形式讓幼兒近距離感知中國的傳統美術文化,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浸染的必要和可能,我將會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使國畫在幼兒中生根開花。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十三
1、引導幼兒在觀察、講述嘴巴的基礎上用線描的方式畫出嘴巴的基本特征與不同造型,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
2、啟發幼兒透過置換、方位轉換等方式在嘴巴原型上進行創造想象,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及美術表現力。
3、在活動中培養幼兒與同伴協商、合作的潛力。
多媒體課件(不同的嘴巴照片、有代表性的幼兒作品);8張白紙、16只勾線筆;背景音樂;投影儀。
(一)談話引題。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說話、吃東西)
(二)觀察嘴巴。
1、師:嘴巴確實是人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嘴巴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請你們觀察一下旁邊的小朋友,然之后告訴大家。(幼兒相互觀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線形狀等。)
指導語:
(1)看看嘴巴有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后請出朋友指給大家看,下同)
(2)上唇線和下唇線的線條一樣嗎?上唇線看起來是什么線條?下唇線呢?
(3)嘴唇上有什么線條?是短的線還是長的線?
(4)顯示多媒體,師小結: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條波浪線,中間凹進去構成一個三角。下嘴唇由一條長的弧線組成。嘴巴輕輕地閉合,當中能夠再畫一條線將上下兩片嘴唇分開。
2、師:嘴巴可神奇了。我們的情緒不一樣,嘴巴的形狀也會不一樣。(播放第一張嘴角向上翹的微笑嘴巴)這是一張怎樣樣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3、繼續播放照片,依次有撅起的(生氣)嘴巴、歪嘴巴、吐舌頭的嘴巴、舔舌頭的嘴巴、舌頭歪一邊的嘴巴、掛下來的(哭)嘴巴、成圓形的嘴巴、張開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請幼兒一齊學一學,然后說一說這是一張怎樣樣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或情緒怎樣樣?個別嘴型是怎樣樣的?
師:原先人的表情不一樣,嘴巴也會有不一樣的造型。
(三)寫生畫嘴巴。
1、師:嘴巴真的很神奇,能夠變出不同的造型。我們也來變一變。(幼兒變造型)我覺得你們的嘴巴也很搞笑,很想把你們的嘴巴畫下來。教師請出其中一人當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樣貌的?
2、師用線描的方法將它畫下來,邊畫邊講述觀察的方法。
3、師:請你們也來畫一畫小朋友的嘴巴,好嗎?前后2人成為一組,一人當嘴巴模特,一人當小畫家,畫下模特的`嘴巴,好嗎?(請模特到前面來擺好嘴巴造型,堅持住。)
4、幼兒分工作畫。(背景音樂起)
5、作品展出。師:先謝謝模特。請小畫家將8幅作品貼到黑板上。師選取其中2―3張作品問一下:你畫的是誰的嘴巴?請模特上來比較一下,適當提出不足。
(四)想象畫嘴巴。
1、師拿出其中一張畫:你們覺得它象什么?能夠變成什么?(幼兒想象講述)然后師將畫翻轉方向想象。
2、師取出不一樣的一幅畫,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想象講述能夠變什么。
3、師:那里有幾張大一班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們把嘴巴變成了什么。(欣賞作品,學習不同的畫法)
4、師:接下來我們就將嘴巴變變變,變成各種搞笑的東西,好嗎?同樣是2個人合作,這回是兩個人一齊畫,但是畫之前兩人要想好能夠變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將它畫下來??纯茨囊唤M想法個性奇妙,合作得最好,還要畫得快。
6、幼兒將畫取回想象添畫。(背景音樂起)
7、作品在投影儀上展出。請個別幼兒講述作品資料。
8、總結:這么小的一張嘴巴都能夠變成這么多搞笑的東西,看來我們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細小的事物都能夠拿來畫一畫、變一變,對嗎?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花籃》篇十四
1、看懂圖示,學習依據圖示的步驟剪貼《阿?!贰?/p>
2、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中,發展自我探究的能力,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3、初步了解民俗文化,萌發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膽創新能力。
1、多媒體課件《阿?!?。2、背景音樂《采茶舞曲》。
3、剪貼畫《阿福》步驟圖。
4、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長方形紅彩紙、一張白色底板紙、剪刀,膠水等。
一、觀看俘剪貼畫《阿?!芳ぐl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用剪紙的方法做成的阿福,你們看,胖乎乎,圓嘟嘟的樣子很可愛吧!你們想不想來試試剪一剪?知道怎么做的嗎?
二、看懂圖示,鼓勵發現,解決問題。
1、今天老師可要考考你們,我不教你們怎么做,但我帶來了一張圖,上面畫有剪出"阿福"的步驟,你們一起來看看,我等會兒要請眼睛厲害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圖上一共有幾個步驟,再想想有沒有哪里看不懂的地方,如果有的話請說出來,我們家一起來解決。
2、教師提出重點問題"步驟一中我們該剪哪條邊上的角?(兩條邊能打開的角),我們怎樣才能找準步驟圖三和四中這兩個點的位置?(在中縫線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別折出個記號)步驟五是用那一片剪下來的紙剪?
3、小結:掌握好步驟剪好以后,將阿福的身體和頭粘貼好,阿福的眼睛就是衣服上剪下的`紐扣,辮子是步驟二中剪下的兩個角,嘴巴步驟一上剪下的小角,把這些都黏貼好,阿福就做好了。
三、幼兒創作,膽表現祝福。
阿福是人們相互祝福時送的禮物,如果你把自己親手制作的阿福送給親人或者好朋友,他們一定會非常開心、一定會覺得自己收到了最好的禮物,今天我想把阿福送給小朋友,我畫上許多棒棒糖,希望你們能像棒棒糖一樣每天甜甜蜜蜜,快快樂樂!你想送給誰呢?畫上什么能表達你的祝福?(幼兒個別回答)那我們一起來動手制作吧!記住先剪再貼最后畫四、播放《采茶舞曲》幼兒創作。
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膽講述自己的祝福。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